分享

湖南衡东吴集秦氏家族

 秦王888 2019-05-16
  • 秦氏六修族谱十五卷(湖南省衡山

  • [正  题  名] :秦氏六修族谱

  • [责  任  者] :秦昺(纂修)秦昺(纂修)

  • [堂        号] :淮海堂

  • [撰修时间] :民国3年

  • [摘        要] :始迁祖景,字德会,原籍江南无锡县,元末宦游湘楚,因兵乱,遂定居衡山。卷一至六谱序、家训、寿叙、传赞、契据、祭田记、墓图,卷七至十四实蹟世系传,卷十五墓表、墓志铭。存卷一至十三、十五。书名据版心、书衣题。书名页题秦氏族谱。

  • [版        本] :木活字本

  • [数        量] :15册

  • 馆藏机构(收藏者)地址全文
    上海图书馆上海市 徐汇区 淮海中路1555号DOI为STJP021354(索书号:993290-304)


湖南衡东支,十三世来此地,十四世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去了武昌至今未联系上。据谱上记载武昌夏都(武汉江夏)。

  

湖南衡东县吴集,秦氏聚族而居,为吴集大姓,号称秦氏半边街。其世代相传,人文蔚起,其显者秦少仪先生,曾历任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主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有秦建来为美国著名博士,秦石生一家有外交部官员,有国际航空飞行队长,有铁路局机务处长,有大学教授,人称满堂红,现本族后裔从政、从军、从教者不乏其人,更有一大批开拓进取之企业家应运而生。

                      家族源流

      吴集秦氏始祖为北宋著名学者秦观,字少游,学者称淮海先生。传至十三代景公字德会,原籍江苏无锡,因公南巡湘楚,遇元末兵乱,留驻衡山,卜居大托九溪冲,殁葬于此,是为吴集始迁祖。景公生三子,长国贤,次国宾,三国宝。

     国贤字志孟,官长沙照磨,派衍衡东下半都,即今三樟、油麻、珍珠、小初一带,后裔近3000人左右,独房另行修谱。

     国宾字志和,官武昌府尹,葬武昌江夏县科级斗,后裔居湖北荆州、沙市一带,亦独房另行修谱。

     国宝字志聪,官衡州理刑,葬大托九溪冲父母墓右上,后裔多居衡东上半都,少数迁居湘潭、株州、衡阳、零陵、郴州、常宁、茶陵等地,约4000人左右。国宝公为本支一代祖。

     吴集秦氏族谱修辑源流

     吴集秦氏族谱,始于万历二年甲戌(1574年),八代祖汝香公手录谱帙,谱残于崇祯兵乱。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代祖光厥公搜集失散,手编成册。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3年),文衡、素先二公以五代为图,断定景公而主于祠者,集社会当代之文星贤士,弁佳作于谱首,汇集枣梨,竭立而成首谱。这是正式印刷出版的首部族谱。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铨生、士懋二公以新者增、错者正,失者收,漏者补,续成谱牒。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静轩公与登瀛公承族命,为三修董其事,起凤公之曾大父经田公,弁以敦本实、崇敬爱,盖源望教睦教,培育而昌后裔,顺世裕而大成,因以垂其绪于后人者也,于次年丙子告成。

      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春,葆初公主管,刚杰与紫庭二公竭其役,于同年八月告成,是为四修谱。

      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五凤公主掌,汝钦,子耕、子蛟、子焜、培斋诸公为五修各竭其力,于次年癸未孟冬编纂成谱。

六修于民国元年(1912年)秋祭至民国三年春季谱成。嘉彦公从族命主掌,子耕、健斋、寿仁、寿祺诸公各竭其力。

      七修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族命乔松、健斋、化南诸公总理其事,鼎卿、清和、文祥、章汉诸公各尽其役,承诺入赘,以文定规,弁之谱者,以效后仿,于次年仲冬结束。

      1999年己卯岁九月初一,成直衡东县吴集秦氏八修族谱委员会,续修族谱,于2000年冬完成。谱为8卷,首卷为宗谱目录、八修谱序、题词、摄影、凡例、辈行诗句、朱 子家训、家箴族谕、本宗九族略图、历届谱序跋、历届家乘主管修人员(时间及其主要事例)、宗祠碑记、祠图、墓图序、祖山墓图、锡山派衍源流图锡山源流图说、淮海先生年谱、丧礼。卷2为寿序、诗歌、词赋。卷3为传赞、自述、简介。卷4文萃篇,捐款人员名录、领谱名单、锡山源流、吴集秦氏派衍总图、始祖景公世次实迹。卷5-卷7各派世次实迹。卷8墓表、墓志铭。

                          派系源流图


                     锡山秦氏与吴集秦氏

      在吴集秦氏族谱中多处提及锡山秦氏,并录入《锡山宗谱世次集序》、《锡山派衍源流图》、《淮海先生年谱》,无锡、吴集相隔甚远,吴集秦氏是如何得到这些文献资料的呢?在萧韶乾隆二十三年所作《书秦氏族谱后》文中得到 了答案。素先公首辑族谱时,闻无锡族中有客于湘潭者,即雇舟往访,索其谱牒之原本,盖觉信而有徵,丁丑(1757年)秋,素先至衡阳请萧韶作谱序,时衡阳尹秦氏即其支。萧韶至衙面晤秦公,历道吴集秦氏家世渊源,派分汇合,秦公慨然许作谱序,后因秦公公出,数日不遇,萧韶病归,遂代作谱跋。

      在此处所指秦公为谁?笔者查考锡山秦氏宗谱及有关文献,此秦公者似为锡山十七孙秦(钅荣),据记载,秦为乾隆丁卯(1747年)举人,壬申(1752年)分发湖南,历任麻阳、常宁、衡阳、湘潭知县。壬午(1762年)升归州知州。自壬申至壬午共十年,在湖南任职,且曾在湘潭、衡阳任职居留。锡山秦氏丙寅(1776年)五修谱完成,上任时随带了宗谱,素先先生得见,并将锡山源流录入谱中,而将秦蕙田锡山谱序改称《锡山宗谱世次集序》。惟《淮海先生年谱》署名为二十六代孙大吕、蕙田、勇均、卿田谨述,不知何所据,其中“英宗治平四年,年十九岁,娶苏氏苏洵之女东坡之妹也。”决非以上四人所述,锡山秦氏秦镛曾作《淮海公年谱》,中无此记载,此记载误也。

      吴集秦氏族谱于2000年冬完成八修,是少游公后裔在改革开放后首修的宗谱。

        (原文见2012年1月1日《秦氏文化研究》30期 若有与今不同处,仅供参考)

湖南衡东县吴集秦观后裔世系表。

承议公→天元公→1秦观(少游)→

2湛→→3照→

4师傅→5宗仁→

6时行→7荘→

8庠→→9愤→

10谑→11崇乐→

12正家→13景(衡东县吴集始祖)→

14士(国)→15邦(文)→

16家(用)→17德(必)→

18日→19怀→

20先→21泽→

22长→23开→

24来→25思→

26树→27德→

28久→29大→

30卜→31其→

32昌→待后续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庆源堂镌, 清嘉庆21[1816]. 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远祖 : (宋) 秦观,一字大虗,一字少游,学者称淮海先生.

常州始祖 : 秦湛,字处度,号济川,行名祖七. 观公之子. 因官居常州晋陵.

衡山始迁祖 : (元明之际) 秦景,字德会. 由常州之无锡宦游湖广.

景公下有三子 : (元明之际) 秦国贤,字志孟(官长沙) ; 秦国宾,字志和(后不详) ; 秦国宝,字志聪(官衡州).

国贤公下派祖 : (明) 秦子清 ; 秦子荣 ; 秦子镛. 贤公三世孙.

子清派下房祖 : 秦斌(瓦子坪房) ; 秦恭(义民房) ; 秦雄(白禾冲房).

子荣派下房祖 : 秦譓(大吉冲房) ; 秦逊(梅桥房).

子镛派下房祖 : 秦智(山田冲房).

国宝公下派祖 : (明) 秦必逵 ; 秦必逊 ; 秦必琏. 宝公三世孙.

必逊派下房祖 : 秦翊(侯家山祖).

必琏派下房祖 : (明) 秦鹏(象形房) ; 秦鹉(狮形房) ; 秦鹗(鵞形房)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摘自《秦氏宗谱第1本》

本谱共有535页,阅览1

本谱共有535页,阅览2

本谱共有535页,阅览3

本谱共有535页,阅览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