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中之笔写我心中之意:浅论软笔书法的书写特质

 悠悠淘228 2019-05-16

最近有朋友问我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哪个更能体现心性?

我认为这两者都可以表现作者的知识涵养以及他们的心性特质,但是如果要选出一个更能够表现书写者书写心性的种类,我认为还是软笔书法。

我们可以从工具交交注意及书法的特质,角度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认识。

古人曾经这样说“唯软则怪奇生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告诉人们,毛笔和其他的书写工具有天然的不同,尤其是相对硬笔书法来说,毛笔这种工具,有时硬笔书写工具做不具有的优势,那就是他的软。

从艺术造型的可塑性和多样性的角度来说,毛笔笔尖的软是产生艺术多样性,尤其是书法笔画姿态万千、造型各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毛笔的软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让毛笔的笔尖朝着各种各样的方向使转,这就让毛笔在书写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可塑性和多变形,这种灵活性是硬笔所没有的。

但是这种笔尖的软带来的灵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弊端,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就是这个道理,软的东西虽然可以给来无穷无尽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具有诸多可能性造成的。

也就是说,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看到毛笔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总是会看到毛笔有各种各样的书写可能性,这就造成了另外一个负担,那就是书写书法的过程中,我们还有额外的任务,那就是尽可能的去控制毛笔的笔尖。而怎么样去控制笔尖,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谓的控笔,就是要求你对毛笔的笔尖有一定的控制,但是这个控,它是具有方向的,也就是说,你要懂得怎么样去使用你的毛笔,让你的笔尖听你的话,写出你想要的书写效果来。

这种状况存在的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完全了解应该前进的方向是哪个,应该往哪前进,如果你连一个正确的方向就没有,那么也就无所谓控制了。

当我们有意识地让毛笔的笔尖书写出来我们想要出现的效果时,那么就实现了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控笔,所以控笔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涉及到速写者对于书法的认知问题,对于书法的了解问题。

而通过我们长久的书法训练,以及我们对于书法的认识,我们可以使我们的认知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学习一些控笔的技巧,让毛笔听我们的话,达到手中之笔写我心中之意的境界。

因此,正因为有控笔这一层要求在,就让软笔相比于硬笔来说,有了更多可以表现作者心性的特质。

除了从工具上对这个问题进行界定外,我认为我们还可以从书法的特质这个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书法是由2个最主要的部分组成的。一个部分就是书法的技法,一个部分就是书法的气质和内蕴。

技巧性因素,也就是说,它是以笔法,结构,章法三个部分来组成的,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墨法、指法等等诸多其他的种类,从另外一个层面也就是书法的气质和内韵层面来说,书法的气质主要展现的是书写者个人的特质、气质和涵养。技法层面是客观的,而且气质和涵养是主观的。

从客观的技法层面来说,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相比硬笔这一书写工具来说,它更能够表现毛笔这一个种类的气质和涵养,尤其是在笔法结构章法这三个层面。

多种笔法的运用、结构上的穿插迎合,章法上的排列,墨法上的枯涩浓淡都是软笔书法特有的特质,这是硬笔书法所没有的。这些层面可以反映一个书法家对于世界的认识和他的心境心情。

比如如何处理技法,表现字的笔画结构,很多时候是书法家的心情决定的,这些心情自然可以造成他们书法作品呈现自己独有的特质。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所以我认为,相比于硬笔书法,软笔更能体现心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