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雁黎老 | 述胡希恕先生2则诊治医案

 鸿隆昌盛 2019-05-16

01

诊治慢性结肠炎医案

1962年秋一天,下午见习,胡希恕老师讲:昨天星期日,给一位将军出诊看病。患者,男,50多岁,身体虚胖,饮食尚可,时有肠鸣,大便稀,日3-4次,早上起床必上厕所,完谷不化,有时能见到菜叶,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证为寒湿在里,给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加陈皮,人参改用高丽参。


半夏12g,高丽参10g,干姜10g,黄芩10g,炙甘草6g,川黄连4.5g,红大枣6枚(擘),吴茱萸6g,橘皮10g。三剂,水煎服。


今日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又给原方五剂。并说:高丽参,他们有。

02

诊治舌炎案医案

1962年,胡希恕老师带实习时讲一病例,男,40岁,身体尚好,唯整个舌头鲜红无苔,唇干,汤水不进,疼痛难忍,难以入睡,尿黄,大便不畅,去大医院,服诸药无效,已半月,给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和生地。


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45g、生地20g。服二剂有效,再三剂而愈。结果口腔医院要请我去上班。

陈雁黎,主任医师,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嫡传弟子。于1960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六年制),师从胡希恕先生,1967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疆工作,从医50年来临床用药施方,药少力专,效如桴鼓。他心系中医发展,注重培养后辈弟子,每遇典型病案,施于经方原方不增亦不减,多年来桃李天下。陈老耄耋之年,不辞辛劳,笔耕不辍,谨仲景之法,承胡希恕先生的思想,编写了《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专著,著作内容提纲挈领,精辟凝练而不失简洁,为中医的传承和教学做出巨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