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犇定投: 真正拖垮你的投资,还是这两个 一 最近翻开以前做的记录,发现错过了很多投资机会,同时由于...

 一抹丹霞 2019-05-16

最近翻开以前做的记录,发现错过了很多投资机会,同时由于记录关于市场的看法,也收获不少。

每种选择的背后,都有成本,也会失去机会。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里面就是蕴含着机会成本。

关于机会成本,最直接的解释就是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放弃了另外一种

这种概念很好理解。

举个例子,2018年股市和债市走出了两个极端,一个大跌、一个大涨,如果手里有10万元,你选择投资哪个?

很明显,大多人会选择债券,同时也放弃了股市的机会,这就是代价。

那么,这种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到今天,可能你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错了,因为经过年初几个月的大涨,收益肯定比债券要高不少。

但当时你并不能确定股市会开始暴涨的套路,那么回过头来看,当时确实做了最佳的选择了吗?

所以,当我们的选择面越多时,意味着放弃的机会成本越大。

无论在投资还是生活种,我们的每一种选择都存在成本,有价值的成本、无价值的成本,都是机会成本。

有时候,表现上看我们可能得到了一些东西,但都隐藏着其他的成本,损耗可能比获得更多,免费的午餐更贵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回来,虽然我们无时无刻的选择伴随着无法避免的机会成本,但并不是所有你没办法获得的都是机会成本。

简单点讲就是,如果这个选择并非你的能力范围,根本没有到选择的地步,就不存在机会成本了。

比如,如果你的投资风险很低,限于保守型,那么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选择一个就是放弃了另一个的机会成本。

但如果放弃的是股票或基金,这种收益并不是你想获得或能获得的,这就不是机会成本了。

换句话说,只有真正的专注并在范围内,这才会产生机会成本。

打个比方,我们在投资指数基金时,如果本来就不关注主动基金,这种专注的选择,根本不会产生成本,因为选择做减法,对一个人才是真正的考验。

少即是多,解释很到位。

在投资中,我们除了经常碰到选择的机会成本,真正损耗的还是沉没成本。

毕竟机会不过是在选择时的困扰,在这个选择里,无法去衡量哪种最值得,这取决于个人的理念和衡量标准。

但沉没成本却不同,假设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投入了一些精力、金钱或其他支出,但实际上这些投入已经无法回收,也没办法改变。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怎么选择呢?

很多人可能就没办法理性的舍离,所以果断的不受过去影响,对我们的投资来说,才是更重要的吧。

全球市场指数数据,主要是根据PE/PB/盈利收益率为评估值。

90%为国内A股的相关指数,海外市场指数则包含德国DAX、美股标普500和纳指100、港股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

原油、地产信托基金等其他资产,可根据历史价格或波动进行配置。

第505期全球市场指数估值表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说明:

1. 绿色低估,持续分仓买入;红色高估,持续分仓卖出;其他为正常估值,无操作持有。

2. 指数估值维度:PE/PB分位点、盈利收益率和指数roe交叉评估。

3. 低估值指标:盈利收益率>10%且分位点<30%;无分位点直接参考盈利收益率和指数roe数据。

4. 如海外指数等部分品种不适用以上指标。

主投指数基金,寻找穿越牛熊的主动基金;

寻求高安全边际基金,低估分仓买入,高估逐渐退出;

动态平衡策略和资金网格化管理;

基金组合配置,对冲品种风险;

中长期投资,忽视短期波动;

中低风险策略下的投资品种;

最实用的家庭重疾、寿险、医疗和意外保险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