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收信快乐》的幕后

 此用户不可见 2019-05-16

对于观众来说,剧场是造梦的空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一个剧场,观众实际看见的区域往往只占很少一部分。化妆区域、灯光音控室、后台通道……无数细微繁复的岗位、每个极易被忽视的角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剧场故事。

今天我们走进《收信快乐》的后台,一起来看看聚光灯背后的“煞费苦心”吧!



  导演助理 —— 李秀美 温晓林

导演助理是连接老师跟演员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纽带。导演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多,导演助理要随时记录一些关键信息:剧本台词的微小的修改、对灯光音效道具的处理、服装化妆配饰的要求……把这些整理出来作为提示和备份后,再和各个工作部门小组交接各种信息,并且跟进工作进度。

导演助理们是对演员们最熟悉,于是小编询问了两位导演助理:哪位演员和自己的角色反差最大?

他们一致认为文佳琪与饰演的成年淑芬是反差最大的。《收信快乐》中的陈淑芬,命运多折,是个多情敏感的女艺术家,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不受约束,在某些思想上很前卫。而生活中的佳琪,家庭平和,个性也很开朗活泼。

 问 

服装化妆

Q1服装和妆容的选择依据?

兰淑媛:确定服装和妆容的前提就是需要符合故事的年代和地区风格。比如,青中年淑芬,对应的生活背景是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因此需要参考当时美国的流行妆容。挑眉、小烟熏、长直发……

其次是要贴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角色的经历及性格。

Q2.在本剧人物的妆发设计上,不同人物的妆发有什么不同的区别呢?

兰淑媛:本剧的时空跨度很大,所以需要呈现出演员各年龄段的变化。少年女主年纪小,天真活泼,妆容是粉色系为主,服装也选择了小洋装这种凸显少女气息的系列;而成年女主在美国居住,参考了八九十年代美国的妆容风格和上台效果后,确定了最终的方案,也根据女主年龄的增长改变了服装的颜色。比起少年男主的白嫩,青中年男主年龄增长肤色要更加黝黑一些,肤质皱纹等也要稍作变化。

Q3.服装化妆在筹备期间,组长兰淑媛意外受伤,当时是如何把工作进行交接的呢?

潘绮琪:淑媛姐姐受伤的时候正好是搜寻服装的关键时期。当时她还在医院等待包扎,就立刻发消息跟我说明了情况,并让我第二天到她宿舍和她当面详细交接了手上的工作,继续跟进未完成以及将要进行的工作。还好我们两人及时做好工作交接,还有组员们的积极配合,才使得组里的工作没有被耽搁进程。

 问 

 音效

Q.如何判断音乐是否合理贴合情境?

杨越:这个其实是跟演员熟读台本、熟练走位一样的道理。基本上,你拿第一版的音乐和最后版本的音乐对比,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了。所有寻找到的音乐都是一个与演员逐渐磨合的过程。我对于音乐的判断,还是要从剧本、从演员的表演开始。最基本的就是说,这个场景节奏较慢,就不能用节奏较快的音乐;当然也有反例,通过欢快的音乐衬托出别人的哀伤,通过高昂的音乐表现人物的低落,这也是一种音乐的技巧。每找到一首曲子,首先是要在脑海里模拟这个曲子是否能基本吻合这部剧,再将曲子拿到现实表演中,看是否吻合,是否跟演员搭上线,之后还要进行调整,比如时间长短的调整啊、播放的节点啊,音乐的强弱啊等等。

 问 

灯光

Q1.这部剧和以往的剧在灯光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吗?

刘晖:在灯光设计方面,《收信快乐》这部剧更多的依据是人物在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情况的外在表现,之前的大剧如《秀才与刽子手》、《油漆未干》等灯光主要目的是配合演出道具制造出场景感,反映的是当下的真实存在的场景,如光搭配白天时灯光比较亮,夜晚的时候光暗一些带一些青色,早晨与黄昏也有不同的白、黄光的搭配,多数是一种补充场景的交代。而《收信快乐》没有固定的场景,目的是制造一种通信时两人各内心环境的意境,相对比较抽象,所以采用了很多的一种亦虚亦实的灯光,有的地方还加上了烟雾,例如紫灯加烟雾营造出一种时间空间的错位感,使两位主人公即使相距万里,但互相似乎就在眼前一样;场景中的蓝灯渲染了一种幽冥、悲伤的氛围,在两次提及到亲人故去,生死离别时用到。

Q2.你是怎么处理这个困难的?

刘晖: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专业灯光设计师梁老师的帮助,梁老师帮助我们完成了第一个设计的困难,他的设计方向是偏向于强调舞台上角色,设计时使用到了很多的电脑射灯,再通过雾化处理,很好地将舞台上的演员进行突出强调并制造层次感。我们操作的困难就是卡点的灯光变换很多,对亮度明暗要求高,相对难找到固定的时间和参数,需要灯控台按照实际状况进行机动的调控。

  

摄影

Q1.这次《收信快乐》剧目风格跟以往不同,摄影组在拍摄风格的把握上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黄卓斌:《收信快乐》比起以前的剧目,譬如《油漆未干》,场景设计更加抽象。李政国和陈淑芬在舞台上很多时候像是两艘船,在茫茫海上相遇、交错,联系他们的是一封封信件。如何把这种联系与蕴藏其中的情绪,通过光影与构图表现出来是我们把握的重点。本剧中登场人物不多而且多数台词都是独白,所以拍摄上会有更多的人物特写,再配合舞台的灯光与特效,以及人物与物品的互动来深化剧照中传递的情感。

Q2.有没有拍到哪张照片是最喜欢的?为什么?有什么故事吗?

王枫:我最喜欢一张少年时期的男女主角分别在“海滩上”坐着的照片。一次小小的意外将陈淑芬和李政国连系在一起。而相隔千里,他们各自经历着不同的悲苦,这种连系也成了苦海浮沉中一缕光亮:它是李政国与真实的自己之间的连线,亦是陈淑芬寻找安全与归属的桥梁。他们通过对方拯救自己,也时时记挂着对方的不快乐,这种纯粹真挚的感情令人动容。

黄卓斌:目前没有,因为拍出来的照片还远没有现场看排练那样有感觉。希望在不久的日子里能有很有感觉的照片分享给大家。也期待更多人能走进剧场,亲自感受戏剧的魅力。

 问 

道具

Q1:道具在选择方面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谭莎莎:我们每部剧的道具选择都会在还原现实的基础上尽力进行艺术加工处理,这是我们一贯秉持的认真严谨态度。打个比方:《收信快乐》故事时间最初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我们就通过各种渠道,去搜寻那时候台湾街巷的照片,那时候用的铅笔,收音机,邮筒款式等,甚至把剧中提到的每一个城市使用的邮戳,邮票,邮政编码都查了个遍!

Q2:有没有对哪样道具有特别的感受?

谭莎莎:有!本剧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全剧是由一封封信件内容组成的,所以我们让演员把每一封信亲笔写上,有的信件在剧本里是不完整的,我们就让演员补充完整,再让他们亲手一封封塞进信封里。还有舞台上的椅子,是我们找了几十款最后确定下来的,但之所以觉得特别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它在舞台上不仅是“椅子”,还有很多模样,它在演员的手里千变万化。道具里全是故事,还有很多别的精彩,还是不要剧透太多,希望大家都能亲自走进剧场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