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读书的说“书卷气”,练书法的也说“书卷气”。好像“书卷气”是一个万能的词,处处可见。 但你要说一个准确来形容书卷气的形容词吧,还真是有点困难。 比如说,一个人有书卷气,那么可以想像这个人应该很儒雅,看起来有一股淡定的气场,清高孤傲,有着不折的脊梁。 但这种认知太过大范围,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你不知道儒雅准确定义,就比如说,有的人认为徐悲鸿郭沫若很有书卷气,那也有的人觉得高晓松也有儒雅气。 个人认知范围不同,难以分个究竟。 对于书法作品的“书卷气”,说法也是如此,各有不同,如果非要说明白,可大致用“小清新的语言”可解读为:某人或某幅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丝丝知识/学识的味道”。 说白了就是这个书法很有涵养,一看就是历经风霜,饱含着阅历和时间的沉淀。 但具体去体会其中意味,一个人,一千种感受。审美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真的要说书卷气,只能说,读“诗书万卷”,增加知识的积累,勤练习,让自己的学识融入到书法里。 晚年的赵孟頫,你从他的作品中,是否能看出来“书卷气”呢? |
|
来自: 挑燈看劍r7wtm5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