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要永远与大众在一起丨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欣赏指南

 365日 2019-05-17

浅谈肖斯塔克维奇《第五交响曲》

导读:苏联作曲家肖斯塔克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主要以交响乐创作而闻名,具有天生交响乐作曲家的雄姿,掌握着多种多样的创作形式。文章将对他的《第五交响曲》进行浅析,以求对这部作品深刻内容的理解。

 肖斯塔克维奇(Dmitry Di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 1906-1975) 苏联重要的作曲家。生于圣彼得堡。十一岁开始创作,十三岁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925年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一跃成为列宁格勒作曲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1937年4月,肖斯塔克维奇开始写一部新交响曲——《第五交响曲》,这部作品表达了在苏联的现实生活条件下一个人的人性是如何逐渐形成的。1937年11月21日,《第五交响曲》首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评论界也作出了好评。他被认为是'一位苏联艺术家对公正批评的创作上的回答'。 肖斯塔克维奇这个时期的作品明显地带有悲剧性和纪念碑性,这些品格的形成自然与众所周知的1936年和1948年的两次批判密切相关。《第五交响曲》就是作曲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肉体与精神的生死考验,从茫然无措和忧郁失望中镇定下来后的产物。

△《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是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一部以表现内在矛盾与冲突为特征的悲剧交响曲,它的主题思想--克服孤独、痛苦、走向乐观、欢乐,与贝多芬交响曲的'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的主题还是比较接近的,因此也有人把肖斯塔克维奇的这部作品称为'新贝多芬风格'的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规模宏伟,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中板,奏鸣曲式。音乐富有戏剧性,其中包括悲剧性因素和复杂的思想情感,通过两个基本主题来表现。主部主题内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刚毅严峻的音程大跳和附点节奏音型,在弦乐高低两个声部用模仿性织体陈述,预示一场斗争的来临;另一个是第一小提琴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象征一种痛苦的求索。抒情的副部主题速度略为加快,第一小提琴宽广的旋律,在竖琴和其他弦乐和弦音型的伴奏下,显得明朗、纯洁和崇高。在展开部中这两个对比主题在性格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剧烈的矛盾冲突。乐章的高潮处在压缩的再现部,副部主题进入时才恢复了宁静的气氛。乐章的结尾,音乐暗淡并渐渐消失,流露出一种惋惜告别的情绪。

 第二乐章,小快板,结构为复三部曲式。舞曲特征突出,富有幽默情趣。音乐开始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奏出,像是古老笨拙的舞蹈。乐曲中部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担任,音乐类似街头歌曲,是一首狂放的诙谐曲。这段音乐似乎暂时偏离了交响曲的主题思想,它并没有阐述什么深刻的思想内容,而是以嘲讽和幽默的笔触讥讽了徒然想回到过去时代的那种创作。不管怎样,这段诙谐曲提供了一个同继之而来的沉思般的慢乐章的对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铺垫。

 第三乐章,广板,结构类似无展开部奏鸣曲。可以说是整部交响曲中最美的、也是感人最深的一个乐章。为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肖斯塔克维奇把原来的第一和第二小提琴组重新分成了三组,中提琴和大提琴也各自分成了二组,同时略去了铜管乐器组,就连音响温暖的法国号也没用上,打击乐器用得极少。作曲家在这里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感情体验。缓缓流动的富于诗意的音乐,在听众的心中引起共鸣。

  终曲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音乐充满自豪的气概,仿佛主人翁消除了一切疑虑,对前面乐章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明确而坚定的回答。经过顽强拼搏,冲出困境,跨入新的境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是这个乐章的主题思想的发展线索。音乐的结局是庄严辉煌、气势磅礴的。俄罗斯进行曲风格的主题越来越有力、雄伟,最终把这部交响曲带到了一个胜利狂欢的解决,象征前程一片光芒。

△《第五交响曲》

 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的美学特征有两点。一是崇高与媚俗的并存。或者说是一种带有媚俗的崇高。经常在很庄严的作品中,可以听到突如其来的喧闹的法国号、嘶哑的长号、跳跃的钢片琴、附点音型的定音鼓,以及小提琴在高音区的独奏等等。这些音乐处理的隐喻,就是把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那个'轻'拿出来调侃一下、讽刺一下。肖斯塔克维奇作品中的这种特征更多是由他与社会的矛盾所形成,是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与现行观念冲突(有时是妥协)的产物。当然,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也许这是作曲家与领袖之间的一种不成文的默契。

 第二个美学特征是悲剧色彩浓重。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应该让人想起生活,想起悲剧,想起受难者与受害者。我们很难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大作中找到为艺术而艺术的技巧,找到为优美而优美的旋律。他的焦虑、恐惧、蔑视、挑战、希望、信念等无一不渗透在效果强烈、粗犷有力的进击节奏中。而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内心深处对自己民族的深切而诚挚的爱。

 在交响乐发展的两个半世纪历程中,如果说海顿是一块坚实的奠基石,那么莫扎特就是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而贝多芬无疑是永恒的纪念碑。贝多芬站在古典交响乐辉煌的大厅门口,开启了浪漫派的大门,由此走出西方音乐史上一个个杰出的'音乐诗人'。而肖斯塔科维奇最终成了20世纪交响音乐不可替代的纪念碑,并被世人公认为是20世纪苏联、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现代作曲家之一。他和他的《第五交响曲》及其他优秀作品被载入人类光辉的历史史册,他的音乐思想将提醒后来者,音乐要永远与大众在一起。

欢迎扫码加入音乐考研考博交流群

为音乐专业学生准备免费交流空间

普通乐迷申请入群请留意文末宣传

音乐学习和欣赏可以不必孤独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