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给人到中年的你,是时候做你自己了

 朝华读书 2019-05-17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篇令人伤心的日记,是一个孩子写的:

“我以为,父母给我的承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相信的承诺。可是我错了,这种承诺是最不可靠的,也是最让我伤心的。

到现在我也没有理爸爸,我也不想。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伤心。妈妈说,事不过三,所以我一次、两次、三次地原谅。我以为,原谅可以改变一切。但是,事实证明,我又错了,原以为,亲情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可是,为什么我感觉到的亲情,却是这样痛得刻骨铭心……”

不知道身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开过空头支票?我们的父母有没有给我们做出过从未实现的承诺?无论是我们承诺孩子,还是我们的父母承诺我们,最终并未兑现这个事实都值得我们深思。

借由这个话题,我想延伸出另一个有关“讨好型人格”和“做自己”的话题来进行探讨。

林文采博士提出,就像身体需要营养一样,我们的心理也需要营养。她提出的五大心理营养前面两个是“无条件的接纳”和“成为你生命中的至重”。

如果我们在童年时期缺少这两种心理营养会怎么样呢?

缺少无条件接纳和被重视,我们长大后会用一生去寻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获得重视,并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失去辨别能力,造成人际关系的困扰。我们还会在成长中出现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甚至是偏差行为。

再回到前面的那篇日记,就可以想见,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孩子开空头支票,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被接纳的,认为自己不重要。可孩子们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的,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孩子要么为了引起父亲的关注和重视出现各种偏差行为,要么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进而事事表现得乖巧懂事,唯父母之命是从。

前一种很可能在当下让家长很头疼,而后一种却细思极恐。因为后一种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完全失去自己的个性,隐藏自己身体里不被父母(或任何他人)喜欢的方面,活在别人的期望里,失去自我。现实生活中,人们给这样的行为模式取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作: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小姐)。今日心理学杂志许可心理学家Sherry Pagoto博士指出,讨好型人格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碍。讨好型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掩藏自己情绪,非常害怕起冲突,所以他们会压抑自我的需求。他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绝,一方面则是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说到恐惧,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在耶鲁大学的演讲里讲了一个笑话:

有三个人,某天发现他们再也无法安然入睡,因为他们怀着极深的恐惧。他们的人生因为无时无刻的担忧而停滞不前,于是他们展开了一趟朝圣之旅,去寻访一位住在深山里的智者。那座山高耸入云,草木不生,没有任何动物的踪迹。在如此高耸的深山中,甚至连昆虫也无法生存。当他们抵达智者住的洞穴时,第一个人说:

“请帮帮我,智者,我的恐惧令我寝食难安。”

“你的恐惧是什么呢?”智者问道。

“我恐惧死亡,”朝圣者说,“我不知道死神何时会将我带走。”

“啊,死亡,”智者说。“让我替你消除恐惧吧,朋友。除非你准备投入死亡的怀抱,它才会来找你。只要明白这个道理,你的恐惧就会消失无踪。”这段话领朝圣者放下心来,他从此不再恐惧死亡。

智者转向第二位朝圣者说,“你恐惧的是什么呢,朋友?”

“我恐惧我的新邻居。”第二位朝圣者说。“他们是外地人,过着跟我不同的宗教节日;他们的孩子太多了,还老是演奏一些听起来像噪音的音乐。”

“啊!外地人,”智者说。“我会替你消除恐惧,朋友。回家之后,替你的新邻居烤一个蛋糕,送他们的孩子一些玩具,加入他们欢唱的行列,了解他们的习俗,这样你就能跟新邻居打成一片,恐惧会因此而消失无踪。”第二位朝圣者领悟到这些简单指示中蕴含的智慧,知道他再也不必对新邻居感到恐惧了。

智者转向最后一位朝圣者,询问他的恐惧是什么。

“喔,智者,我害怕蜘蛛。每当我准备入睡时,总会想象蜘蛛从天花板垂下,爬上我的身体,令我难以入眠。”

“啊,蜘蛛,”智者说。“该死的,你认为我干嘛要住在这种鬼地方?”

笑话归笑话,但是恐惧却是真实的。就如汉克斯在演讲里说的那样“恐惧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存在,恐惧本身就充满威胁、阴魂不散。”

对于那些丧失了自我的人而言,对“不被人爱”“不被人接纳和重视”的恐惧,就像那只蜘蛛一样,让人一想到就毛骨悚然。这种恐惧的感觉,即使是住在深山里的圣人一说起来也是毛骨悚然。这种恐惧,我认为是我们失去自我,讨好别人最大的根源。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挣脱讨好型人格的桎梏真正地做自己呢?

如果你一直是一个没办法做真实自己的人,突然要做真正的自己真的很难很难,也许需要花上你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就我个人目前的经验和理解而言最重要的是:接纳真正的自己。

从浅层含义上来说,是接纳自己的外在,比如外貌,说话的方式,行为习惯,思考习惯,家庭出生等。比如有些女孩子可能会不喜欢自己的体型,太瘦或者太胖,腿太粗,脚太大等等。还有一些人不喜欢自己的声音,比如认为自己嗓门太大不温柔,五音不全不适合演讲。也有另外一些人,认为自己做事总是慢吞吞的,这样会让别人有负担,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性子急容易出事等等。

在这些方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不接纳自己,那么也无益于我们去改善自己。其实人的成长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比如十年前的我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胖子,现在很多人却羡慕我瘦。

从深层来说,真实的自己是一些活生生的情感与想法。我们中有很多人小时候是不被允许哭的。还记得被一顿暴打之后,连哭都不允许的那种压抑感吗?还记得我们常常被教育的那些话语吗?

“你怎么可以这样想!”

“你看你那么不听话,我都被你气得头痛了。”

“这么点小事就哭,有什么好哭的!你越哭我就越要打你!”

“你再哭,再哭我就把你扔在这里!”

“你这么调皮,这么不听话,难怪别人都不喜欢你!”

经年累月地被父母或周围的人这样否定和批评,我们渐渐地开始全盘接受他们对我们的评价并自我怀疑。最终下意识地承认:是的,我就是个坏孩子!我就是不值得被爱的!我活该被讨厌!别人都不喜欢我!

我们为了得到别人的爱与关注,尊重和看见,我们就会下意识地选择顺从别人,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进而也远离了真正的自己。

接纳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我们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倾听我们内心真实的声音。把这些真实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是第一步。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在关系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当这些真实的声音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与理解,那么我们便会更有勇气做回真实的自己。

不能做真实自己的人,往往会在心里进行自我对话,一个“自我”不断地否定自己,另一个不断地想要辩驳,但往往不断否定自己的那个会占据上风。什么时候这两个声音不再辩驳了,而是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达成一致,那么我们就能与自己和解,进而找回丧失的自我。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里说:“看见是疗愈的开始”。当我们能看见自己,接纳自己并与自己和解,那么我们就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

你不害怕时光,因为你知道它不是你的敌人。它会见证你的成长,你也会越来越喜欢做自己!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