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风尚 | 意象心源—— 访我区著名画家张少山

 泛海子 2019-05-17
宁夏日报艺术风尚
打造权威、专业、高端的网媒艺术平台
   

张少山

1941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宁夏美协第三届、第四届主席,中国民间美术学会理事,宁夏民间美术会会长。现为宁夏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名誉主席、宁夏文史馆馆员、宁夏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北国风光

意象心源

—— 访我区著名画家张少山

本报记者  秦  磊

年过古稀再忆母亲,那一把黑色的剪刀,上下翻飞,只消片刻,一副精美的剪纸作品呈现出来。花鸟鱼虫,无一不是母亲剪纸作品的主角,公鸡高昂的头冠、鸽子顺滑的羽翼,就连猫狗晶亮的眼神,都能通过剪刀表现出来。母亲对事物观察之仔细,剪纸技艺之精道,无疑给了儿时的张少山最好的启蒙。23岁毕业于天津美院,之后来银,在宁夏话剧团创作舞台布景,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与重塑,通过笔墨,喷薄而出。

1963年的宁夏,不仅是物质生活匮乏,精神文化同样贫瘠。没有灯光等舞台效果,剧中所有变换的场景,都需要幕后人员一笔笔呈现。一场话剧演出,吸引来四方八邻,张少山为此,得花费个把月创作背景。高强度的工作磨练了眼力和笔力,张少山的艺术创作逐日精进。

1976年,张少山进入宁夏群众艺术馆,一边创作,一边培养各市县文化馆站美术干部,此间,逐渐确立了艺术创作的主攻方向:以写意人物为主,兼花鸟、山水。

张少山的人物创作极具个人特色,线条飘逸舒朗,不拘一格,寥寥数笔,即将人物刻画完整,形神俱佳。比如《信天游》中的放羊娃,画家只描画出少年的侧影,看不清他的长相,辨不来他的表情,却能通过他扛着的铲、迈开的步,读出那份天人合一的自由和洒脱。再如作品《揣手》,牛市上的三两老农,手指插在袖筒里讨价还价,老农硬朗的脸,略带狡黠的笑,质朴到带着土腥味儿的生活场景,都能通过浓淡相宜的笔墨表现出来。

一些美学专家评论张少山的画,认为其构图“平整饱满”,同时又“简而多韵”“意境空灵”,字面上看似矛盾,“读”画的感觉确实如此。张贤亮曾这样评价张少山的画:“我读过他不少画,以为他的特点其一是清醇。他的画作极少浓墨重彩,渲染淋漓,仅以淡淡的几笔勾画在白纸上,令人有想象不尽的 空间。在他的画作面前,你感觉不到咄咄逼人的气势,却有一种悠远的情思……他的画作没有‘富贵’气,没有媚俗的追求,而有一种与世无争、逸世独立的清 雅境界。这在书画作品已经走向市场化的今天,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从这个特点上,可以看出画家的品格。”

张少山今年78岁,每天晨起固定作画,不论多寡,画“心”即可。

  作 品 展 示  

高原之歌

迎宾图

马背上的汉子

秋  露

悄语知心

雪域高原

驮水的卓玛

万象

雪域风光


 
·    END   · 

主编 |丁  莉

编辑 |李  雪

艺 术 精 选

围观

艺术风尚 | 气韵生动 形神兼备——白如明国画作品赏

热文

艺术风尚|教育部取消5项加分,艺术学科喜“上位”

热文

艺术风尚|李东星 : 最美年华遇见插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