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两次西征之后,消灭了中亚大国花刺子模,征服了东欧罗斯诸国,与此同时伊朗高原的木剌夷国(见图1)不肯向蒙古称臣朝贡,激怒了蒙古大汗,1251年,蒙哥继承汗位,遵照成吉思汗拓展疆土开藩建国的遗愿,决定展开第三次西征。 图1 1252年7月,旭烈兀命令怯的不花为先锋率领1.2万人先发,为主力大军开路。而旭烈兀本人则在和林筹建蒙古西征军。1253年10月,旭烈兀率主力大军出征。经过阿力麻里(今霍城县),到达河中地区,1255年大军进驻撒马尔罕,1256年渡过阿姆河,开始向木剌夷国进发。(见图2) 图2 而在西征军主力出征之前,怯的不花的1.2万先锋军已经先于大部军发起了战斗,在库希斯坦(今阿富汗与伊朗北部交接处)怯的不花与木刺夷国王子鲁克赖丁展开了多次野战交锋,先后消灭了木刺夷军5万余人,但是库希斯坦地区仍有不少堡垒在木刺夷军控制之中,怯的不花无法西进与主力大军汇合。(见图3) 图3 1256年旭烈兀进驻两国边境的水干城,同时命拜住引一军向小亚细亚进发,与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两国的军队汇合参与战争。而后旭烈兀大军进至撒瓦,并分一军由库喀伊尔喀率领支援怯的不花。(图4) 图4 支援怯的不花的库喀伊尔喀在平定库希斯坦后,与旭烈兀大军会合,抵达尼沙不耳州哈不衫(今萨布卜瓦尔),木剌夷拥有重兵,凭险据守,旭烈兀只好步步为营营,渐渐逼近。1256年6月,鲁克赖丁渐渐不支,假意投降,希望将战事拖到冬天。但是旭烈兀识破诡计,在9月兵分三路,向木刺夷国都麦门底司堡(今吉兰省与马赞达兰省交界之厄尔布尔土山中)进攻,鲁克赖丁不得不于11月9日出降,12月攻陷兰麻撒耳,木剌夷国全部被旭烈兀占领。(见图5) 图5 1257年9月旭烈兀决定向西进发征讨大食,大食国聚兵七万迎战。9月末旭烈兀派怯的不花率领骑兵向西快速通过山地,占领哈马丹(今埃克巴坦那)以打通前往巴格达的通道,随后主力兵分三路,北路从毛夕里渡底格里斯河,向大食国西北方向进攻;南路怯的不花南大食国东南罗耳之地进攻;中路旭烈兀向开尔曼沙、火勒完进攻;最后同时向巴格达汇合。(见图6) 图6 1258年正月十八日,三路大军汇合于巴格达城外,2月13日城破,大食灭亡。安定大食国后,旭烈兀向西在叙利亚与今伊拉克交界处击败小亚细亚的巴尔苏丹。1258年9月9日,旭烈兀军至叙利亚境内,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东部连破9个堡垒,继而向阿勒颇城挺进。1260年1月24日,攻占阿勒颇。(见图7) 图7 叙利亚地区穆斯林统治者不得不求助与埃及的阿尤布王朝,但是此时阿尤布王朝苏丹软弱无能,政权又被马穆鲁克人所左右,无法派出援兵,大马士革城不战自破,城民迎接旭烈兀军。3月怯的不花军围攻大马士革子城,经过激战,至四月初六子城守军投降。旭烈兀全部占领叙利亚国。之后,在小亚细亚降服塞尔柱突厥人,又命郭侃渡海,陷富浪国(即塞浦路斯岛),当准备率主力西征进入埃及时,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率军东归,留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地区。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遣使传旨,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阿拉伯军民划归旭烈兀统治。于是,原由大汗政府直接管辖的波斯地区,实际上成为旭烈兀的领地,从而建立了又一个蒙古王朝:伊儿汗国。(见图8) 图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