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标志物最强解读:全程辅助肿瘤治疗!

 hao9644 2019-05-17

说起肿瘤标志物,可能是各位患友在抗癌战役中接触到最多的辅助诊断指标了。不同于血常规、血生化等反映身体状态的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往往带给大家一种“直接反应病情变化”的感觉。

在日常问诊中,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诊也是最为常见的,通常都是这样:

“医生,肿瘤标志物从2.5上升到3.2了!是不是有点耐药的迹象呀?”


“医生,这个月NSE(小细胞肺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超出正常值了,是不是转变为小细胞癌了?”

……

1
肿瘤标志物到底是啥?

简单的说,就是人体产生的各类蛋白、糖类、酶类、激素类物质。


例如前段时间学术圈子内沸沸扬扬的“滴血测癌”,本质上就是一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所选取的检测目标是一种蛋白——热休克蛋白90α。

肿瘤标志物通过抽血进行检测,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各类肿瘤标志物可谓五花八门,有些仅与一种癌症相关,另一些可能会涉及多种癌症。

而常见的肿瘤标记物我们详细来看看:

1、最广谱的肿标:CEA(癌胚抗原)

如果要给肿瘤标志物做一个排名,CEA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首,因为实在是太常用了:肺癌、乳腺癌、各种肠道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几乎每个肿瘤患者,如果要测肿瘤标志物,医生都会开上CEA。

大约70%的直肠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胆管细胞癌/甲状腺癌患者,都可出现CEA升高。

但是,也有不少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少量的CEA,比如:支气管、唾液腺、小肠、胆管、胰管、尿道、前列腺等。

因此,CEA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或者肿瘤耐药,因为:

1、吸烟人群CEA也会稍微升高。

2、一些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比如胰腺炎、卵巢或阑尾的黏液囊腺瘤、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憩室炎、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各种急慢性炎症状态。不过,这些良性疾病,CEA一般只是轻到中度升高,一般都小于20μg/L——如果某人体检发现CEA高的实在是离谱,几百、上千的高,那还是要警惕肿瘤,尤其要筛查肺癌、消化道肿瘤。

2、最牛逼的肿标:AFP(甲胎蛋白)

CEA排在第一位,毫无争议。AFP为何排在第二位呢?

因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唯一一个可以仅仅根据典型的病史、AFP升高达到一定幅度、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就确诊的肿瘤。其他所有肿瘤,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才可以认定为是癌症——AFP都被国内外专家及各大诊治指南认可,参与癌症的诊断,这牛逼不得不服。

AFP升高,不仅仅见于肝癌。性腺来源的肿瘤,如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内胚窦瘤、胚胎细胞癌和多胚瘤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和一些未成熟畸胎瘤,也可能出现AFP的升高。此外,一些罕见的癌症,比如胃肝样腺癌,也会出现AFP升高。

AFP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妊娠、婴儿、遗传性酪氨酸增多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AFP明显增高。放化疗以后,肿瘤溶解坏死,AFP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升高。肝炎、酒精滥用的患者,AFP也会高。

3、消化道肿瘤组合拳:CA242、CA19-9、CA72-4

CA242:在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等肿瘤中升高。此外,也有报道指出CA242在食道癌、十二指肠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涎腺腺样囊性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中,也会升高。约有0.6%正常人CA242也会升高。

CA19-9:在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肺癌和胃癌中,常见升高。CA19-9>1000U/mL高度提示为癌症,而且往往合并腹膜转移。胰腺炎、胆管炎、胆汁淤积、黏液囊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也可以出现CA19-9显著升高。

CA72-4:胃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中,常见升高。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疾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良性疾病,也会出现CA72-4的升高。

综上所述,虽然CA72-4倾向于胃癌,CA19-9倾向于胰腺癌,但上述指标都不特异;因此,消化道肿瘤随访过程中,我们常规会开出CEA、CA72-4、CA242、CA19-9,这四个组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4、三种肺癌,三大肿标:Cyfra21-1、SCC、NSE

Cyfra21-1:中文又叫做细胞角蛋白19,为啥细胞角蛋白19,翻译成英文就成21-1了?——好吧,其实Cyfra211只是细胞角蛋白19的一个可溶性的片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指标主要用于监测肺癌,肺鳞癌中阳性率高达70%,肺腺癌阳性率60%,大细胞肺癌阳性率75%。同时对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作用。个别良性肝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病人,Cyfra21-1也会轻微上升(一般小于10ng/mL)。

SCC:鳞状细胞癌抗原。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监测鳞状细胞癌的,常见于肺鳞癌、宫颈癌、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部鳞癌中。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NSE:小细胞肺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性标志物。小细胞肺癌中NSE阳性率91%,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患者,NSE也经常升高。

因此,肺鳞癌通常有SCC和Cyfra21-1升高;而肺腺癌通常有CEA和Cyfra21-1升高;而小细胞肺癌,通过NSE显著升高。

5、女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CA125、CA15-3

CA125:存在于卵巢组织中,CA125明显升高通常见于上皮性卵巢癌。卵巢中CA125升高的阳性率约为70%以上。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其他一些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甚至是怀孕早期,CA125也会升高。

CA15-3:常用于乳腺癌。早期乳腺癌阳性率60%,晚期乳腺癌阳性率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一般阳性率低于10%。

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患者,我们常规筛查CEA+CA125+CA15-3;对于卵巢肿瘤的病人,由于卵巢肿瘤的类型非常多,第一次普查的时候可能会查的尽可能全面,一般推荐CEA+CA125 +AFP+β-HCG等。

2
肿瘤标志物怎么辅助抗癌?

虽然肿瘤标志物存在种种影响因素,但肿瘤标志物无疑是所有癌症相关检测中最为便捷的一种。好好利用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判断治疗的情况,对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整体把握整个治疗流程的意义重大。

单纯以肿瘤标志物来监测病情是非常不稳妥的,一定要加上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检查这个金标准),共同判断病情的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的运用分为确诊癌症前与确诊癌症后。

1、确诊前,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常规防癌体检


虽然肿瘤标志物不是确诊肿瘤的确切证据,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并不反对将其纳入防癌体检中:部分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癌症特异性,如AFP(甲胚蛋白)之于肝癌,可通过影像、肝病病史以及AFP异常升高直接确诊肝癌。此外,异常升高的肿瘤标志物确实存在罹患肿瘤的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支持所有防癌体检都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如果你是个二十六七的年轻人,生活习惯良好,且没有相关癌症家族遗传史。在防癌体检中抽走六、七管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某项指标由于感染、炎症等原因超出正常值大为紧张,进行一系列额外的全身检查。这样的结果不是医生希望看见的。

对防癌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我们推荐在高危人群中进行:

  • 40岁以上,吸烟指数为重度吸烟(吸烟年限x每天吸烟支数>400)的人群;

  • 40岁以上,具有酗酒习惯或肝部慢性疾病的人群;

  • 40岁以上,胃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

  • 40岁以上,具有癌症家族遗传史(直系血亲中超过一人患有同一种癌症)的人群。

2、确诊后,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对于病情的变化的评估

这个主题将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可能也是大多数患友的疑虑所在。

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

肿瘤标志物单次的小幅波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我们更需关注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每位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医生或是患者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有的患者可能肿瘤标志物全都正常,有的患者肿瘤标志物可高达数十万甚至百万。

因此,确定自身肿瘤标志物的情况,是通过“肿标”来判断病情变化的基础。

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必须具备“特异性”与“敏感性”两个特点:

1、特异性代表着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是否符合病情的基本情况。举个例子,如果一位肝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AFP(甲胚蛋白,肝癌特异性肿标)超出正常值,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位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具有特异性。相反,如果一位肺癌患者的AFP超出正常值,或一位健康人的AFP超出正常值,他们的AFP超标就不具有特异性。

2、敏感性代表着肿瘤标志物是否会随体内肿瘤的情况而发生变化。如果一位肺癌患者的CEA(癌胚抗原,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肿标)具备特异性,并且随着肿瘤大小的变化而升高或降低,那么通过数次观察,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位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具备敏感性。反之,如果这位肺癌患者的CEA不会随着肿瘤大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或是这位肺癌患者通过有效治疗肿瘤缩小,CEA经数次检测反而持续上升,这样的情况就不能称之为具有敏感性。

确定已经发现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后,患者或医生就能通过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来评估病情的大概变化了。这一点对于及时指定可行的治疗方案、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

肿瘤标志物仅仅是一种抗癌的辅助诊断手段,绝不能代替目前诊断或随访病情的金标准——影像检查(包括CT、核磁、PET-CT等等),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纯以肿瘤标志物作为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的唯一证据。

建议患者在治疗开始后1-3年内,应每3个月检测1次肿瘤标志物;3-5年内每半年1次;5年以后每年1次。随访中若发现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超过25%),应在1个月内复测1次,如果仍然升高,则提示可能复发或存在转移。NSE和ProGRP对SCLC的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超过50%的患者复发时NSE和ProGRP水平升高(定义:连续2次NSE和ProGRP升高水平较前次测定增加>10%,或1次测定较之前增加>50%);对于NSCLC患者,术后CEA水平仍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应密切随访。

案 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用于小细胞肺癌治疗监测病例

X某,男,58岁。2009年12月下旬,无明显诱因刺激性咳嗽伴痰中带血。CT检测右肺上叶根部肿物且侵及气管隆突,考虑右肺上叶癌。细胞学检查为小细胞肺癌。

化疗前后定期监测NSE水平变化,可见治疗效果。(NSE参考范围0-18ng/ml)。

3
肿瘤标志物抗癌进阶篇

肿瘤标志物单次检查的结果需仔细解读,但无需过分担心。影像肿瘤标志物变化的因素有很多种。


判断病情的变化趋势,应该选择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进行参考,肿瘤标志物单次小幅度的变化不具备参考价值。

部分患者在肿瘤细胞大面积死亡时,会出现肿瘤标志物暂时性增高,不要因为短时间的变化就乱了阵脚盲目更改治疗措施,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进行判断。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病情的随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请教医生时,不妨请教清楚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题。

你可以咨询医生这些问题:

1、你是否建议我接受肿瘤标志物检查?如果是,是哪一个或哪几个肿瘤标志物?

2、如何接受这些检查?我应该多长时间做一次检查?

3、如果我有一个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这是什么意思?它会如何影响我的治疗?

4、肿瘤标志物将如何应用在我的后续治疗中?


来源|肺癌康复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