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古币:背后的满文你认识多少!

 宁仁轩 2019-05-17

满文是清代钱币的一大特色,清代古钱币的背面通常有光背,汉字,满汉文,满文,这几种形式。

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造满文以及汉文的“天命通宝”,纯满文的“天聪通宝”。

顺治年间,钱币的背面由一开始的光背,单字,逐渐发展成为“一厘式”,然后演化成“满汉文”,京局为纯满文。

康熙年铸币,古钱币的背面沿袭顺治朝。

雍正朝开始至清代末朝的宣统通宝的翻砂币,背面改为纯满文,左边为“满文宝”,右边为“满文铸地名”。(少数样钱套子钱等偶尔仍带有满汉文)掌握满文的含义以及地理位置,有助于系列收藏清钱。

举个例子。如果按照面文“顺治通宝”四个字分别作为主干进行分类,那可就混乱不堪了。

按“顺”字作为主干分类有:长川顺、短川顺等。

按“治”字作为主干分类有:连水治、狭治等。

按”通“字作为主干分类有:单点通、双点通、角头通、方头通等。

按”宝“字作为主干分类有:尔宝、缶宝、阔贝宝、开足宝、并足宝等。

顺治通宝背符号类

(上圈、右圈、上星、下星、左星、右星、阴月等)

指钱币币身上有像月亮和星星样的阴阳纹,一般在钱币的背面。

顺治通宝背上圈

顺治通宝背记值类

顺治通宝背一

顺治通宝背二

顺治通宝背单汉字类

其形式类似于唐代的会昌开元: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

记载顺治时期全国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但从现存顺治钱实物来看仅发现了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和新共十九局。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顺治通宝单汉字六枚 面

顺治通宝单汉字六枚 背

顺治通宝背一厘钱

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由于“一厘”二字取折银一厘之意(一千厘准银一两),可直接与官银兑换,故称其为计银一厘式。

史料记载顺治一厘式共有十九局开铸,分别有:户一厘、工一厘、蓟一厘、宣一厘、云一厘(密云局)、东一厘、临一厘、原一厘、阳一厘、陕一厘、同一厘、河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云南省局)、荆一厘。各局版式基本固定,变化不大,除原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等南方各局使用较为特殊的面文书法而外,其余各局多数采用了户部铸币的标准面文体系。

顺治通宝背户一厘

顺治满文和满汉文

满文: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每文增至一钱四分,且铜制金黄径大精美,俗称大制钱。此次改制完全脱离了明代体系而确立了清代制钱风格,完成了从型制上仿造明代制钱到铸造真正意义上的清代钱币的转化过程,在整个中国钱币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顺治通宝宝源宝泉各一枚 面

顺治通宝宝源宝泉各一枚 背

满汉文:分别有同、福、宁、东、江、宣、原、蓟、昌、河、临、浙、陕、密字,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其中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顺治通宝背满汉文10枚 面

顺治通宝背满汉文10枚 背

顺治通宝其他类

(顺治通宝合背、顺治通宝背龙凤、顺治通宝背十一两、顺治通宝背大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