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吉德辨真《道德经》2

 秦之过也 2019-05-17

(本章根据竹简本重新做了注释,请参阅后文《道德经问答第2章-老子易学思想中的阴阳观》)

老子:“上一章我谈了筮卦和卦名,天地神祗通过筮卦传达到我们的意识中即为道;文王把道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以六十四卦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为名(卦名)。而六爻卦是由阴阳爻组合起来的,我们是通过阴阳来了解道的,阴阳爻的不同组合才是我们了解筮卦思想的基本方法。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世间万事万物都充满了阴阳关系,阴阳的运动规律是我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根本法则。”

  文|杨吉德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尹喜:“我们经常会见到这种情况,人前是圣贤,人后是小人。我看老师这句话就是讲这种情况。天下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赏心悦目,美好的行为令人称道,其实深入分析,暗地里可能隐藏着丑恶的用心。都知道善良的品行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真正分析其动机,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纯真。怎么才能掌握这种认识美丑的方法呢?”

老子说:“我写这句话并不是说所有美好的事物背后都有丑恶的一面,而是讲事物所包含的阴阳性质。阳是表面的,阴是暗藏的,每一个事物和行为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属性。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光看到表面的,还要看到暗藏的一面,掌握了这种阴阳法则,就不会被事物的表面蒙蔽了。”

(注:斯:解析。已:通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尹喜:“有无相生是不是指事物的变化呀?”

“如果变化就不是'生’的问题了,'生’实质上是互相依托而生存。阴阳是互相依托的,你看到的是阳,必定还有你看不到的阴暗藏着。应该发生的没发生,不一定它就不存在,只是你没看到而已。明白阴阳依存的关系,才会明白有无相生的实质。”

尹喜:“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是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异,与阴阳也有关系吗?”

老子:“这种差异是一种主观感觉,本身并不存在阴阳关系,而是人们不自觉的运用阴阳原理形成了参照思维。你觉得难,必定其它事容易做;你觉得它长,说明日常看到短的多;你觉得高,一定是站在低的地势看的;你觉得声音美妙,说明你每天生活在单调的音域环境中;你走在前面,一定后面有跟随的。你据阳看阴,据阴看阳,有意识却不知道其原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尹喜:“圣人指前世品性高雅之人。无为是不妄为吗?”

“这个'妄’字没道理。'无为’不是不去做,而是不显示自己做,做了不故意让人知。这两个字还是要从阴阳原理上分析。自己大张旗鼓地做好事,让别人都感激他,阳面膨胀的越大,阴面相应的也越多,普通人看不出来,思想深沉的人可蒙蔽不了。所以圣人做事而不显,教化民众而使民众不知。”

尹喜又说:“老师这样说想必是有感而发。”“是啊,现在国际形势纷纭多变,人心浮躁,学了点知识就游走列国,张扬自己的学识和功绩,其实他所造成的负面作用又何止这点功绩所能抵消的!”

(注: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无为,不妄为;不干扰。”)

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

老子:“万物生长顺应自然,不抢先,不违时,是人类的榜样。”

(注:从战国竹简和汉帛本看,“生而不有”为衍文,应删。)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尹喜说:“前面老师说'无为’,是做而不为人知,这里写'为’,应该是让人所知之为了?”

老子说:“只有圣人的境界才能做到无为,我写无为,主要是针对那些不符圣名的显者而言的。而常人建功立业,追求富贵,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明白阴阳均衡的原理。做了好事而不自傲,建立了功业而不独享,阳气不凸显,阴气就不盛。只有不独享,你得到的荣誉才不会脱离自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