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05】那些奇奇怪怪的国界——人造的狭地:“走廊”

 公司总裁 2019-05-17

       本期内容来自特邀作者——张腾,原华南某房地产从业者,现锈带某不知名大学博士在读。

        在地理概念中,“走廊”一词一般是指两侧被山川河流等各种障碍阻隔形成的狭长地带。而国界作为一种人为的阻隔,自然也可以造就不少的走廊。美式英语中一般用 Panhandles (“锅把儿”)来描述这样的狭长地带,也很形象。

瓦罕走廊 (Wakhan Corridor)
1

国外的走廊地带中,国人最熟悉的应该是 阿富汗 和 中国 之间的这条 瓦罕走廊 (Wakhan Corridor) 了吧,就是下面阿富汗版图东边延伸出来的那一条:

阿富汗东北这条长长的突出,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宽,东西却延伸近350公里。一路过雪山穿草地,才勉强和中国接上头,有了9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

原来,阿富汗才是中国人民的全天候战略好朋友啊 —— 阿(富)铁的同志们和中国之间,没有边界创造边界也要在一起……

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南北两侧夹着瓦罕走廊的边界线早在19世纪末期就划定了。那时沙俄才控制中亚不久,准备继续南下,而大英帝国方才掌管了印度次大陆,正在觊觎北方。眼看前线开疆拓土插旗子的士兵们快要会面握手打排球了,两个帝国才反应过来:哎呦还是别见面了——争夺土地争红了眼的两个胖子见了面可不得打起来么。

所以 阿富汗 成为了 南胖子和北胖子中间的缓冲国(历史听起来好耳熟),有幸保持了独立(虽然其实和英帝打了三场战争)。

但阿富汗在东部帕米尔高原的边境线并没有确定。于是在1873年,英国和俄国签订协议,明确了阿富汗在这一区域的北部边界 (英国和俄国讨论阿富汗的边界,听起来怪怪的 ^ ^);而在1893年,英国又和阿富汗划定了Durand Line, 明确了英属印度和阿富汗王朝之间的边界,也就是瓦罕走廊的南界。这一南一北两条边界就夹出来了这么一条狭长的‘走廊’,保证了两帝国最大的利益,又留出了足够宽的缓冲区避免冲突,这就是今天瓦罕走廊的来历了。

虽说瓦罕走廊确实算是个山谷,可这里的山谷是大部分是下图这个样子的。东部和中国接壤的部分,地形还更为险恶。中阿两国的边界上并没有口岸和边检,不过如果想偷渡移民阿富汗的话呢,择道还请三思,毕竟这是条毒贩子都嫌弃的路啊。

来源: http://claudearpi./2012/06/from-china-to-afghanistan-wakhan.html

说一句题外话,瓦罕走廊连接中国的边界线也是全世界陆地边界中两侧时差最悬殊的。新疆官方使用北京时间 UTC+8: 东八区,而阿富汗则是喀布尔特色的UTC +4:30 (东'四点五'时区),边界两侧时间相差达3.5个小时。

的里雅斯特 (Trieste) 一个两次站错了队的城市
2

威尼斯在亚得里亚海(Adriatic Sea)上迎来了日出,而 的里亚斯特 却只能看到日落。

今天的意大利仍然有一个(其实也只有一个)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城市,的里亚斯特。仔细看下图用红线圈出来的部分,最中间伸入斯洛文尼亚海岸的地方,有一条细长条的土地标记为意大利的国土,其中唯一的一座城市就是的里亚斯特(Trieste)。


走进看一看,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的国境线就在 的里雅斯特 城边儿上:

不要小瞧这座几乎压在了国境线上的“边陲小城”。如今它依然是意大利人口前十五的城市,还是Friuli-Venezia Giulia 自治大区的 首府。不过,Trieste的当年可还比现在阔气多了。在奥匈帝国时期,这座自由港不但是 Austrian Littoral (滨海奥地利) 地区的行政中心,还是 全帝国最重要的海港。

不过既然是帝国的领土,在帝国一战战败之后免不了被伤筋动骨一番。

一战以后,奥匈帝国解体,整个 Austrian Littoral (滨海奥地利) 被意大利接盘。下图中红线圈起来的部分就是接手滨海地带以后的意大利的大致边界。虽然没有了整个奥匈帝国那么大的地方当做自己的港口腹地,可凭借滨海奥地利的基本盘,的里亚斯特还是可以继续阔下去的。它那时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城市:

然而 意大利 在二战中也倒向了错误的阵营。当然,作为轴心国的意大利早在1943年就宣布和盟军停战了,可 的里雅斯特 及附近地区 却一直被德军实际占领,直到1945年才被 南斯拉夫 和…………新西兰 解放(~就是这么神奇~)。

战后,南斯拉夫占领了原来滨海奥地利的大部分区域,而孤城的里亚斯特 则和柏林的命运一样,被划分为 西方阵营管理的A区 和被社会主义阵营管理的B区(下图),同属于名义上被联合国托管的 “的里雅斯特自由区(Free Territory of Trieste)”。直到1954年,意大利和南斯拉夫才签订协议,划定A区属于意大利领土,而B区属于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终于确定了这一带狭窄的国境线。

那时的斯洛文尼亚应该不会想到联邦在三十七年后的命运——偶然所得的的里亚斯特B区,如今却成了斯洛文尼亚唯一的出海口。

来源: Free Territory of Trieste

西里古里 (Siliguri)走廊——印度的鸡脖子
3

在网上找一张让大家都满意的印度地图并不容易,不过还是被我找到了哈哈:

来源: India - Wikipedia

如图,红色部分圈出的就是Siliguri 走廊了(感觉这个圈不小心画成了一个梵文字母,然而我并不认识……)。这个狭窄的条带区域 最窄的地方只有二十多公里宽,是今天印度本土和印度东北部分之间唯一的连接通道,被称为印度的Chicken's Neck(鸡脖子)。

底下这张图更加清楚。红色部分是Siliguri 走廊所在的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 ,中间的国家则是孟加拉国。可以看出来,Siliguri 走廊完全位于平原地区,两侧没有任何高山大河,完全是被人为划定的国界围成的。

来源: http://map.google.com

Siliguri 走廊的形成完全是印穆分治的结果。在19~20世纪初,上图中的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 和今天的孟加拉国同属于英属印度管理下的 “孟加拉管辖区(Bengal Presidency)”,语言和族群也是相同的。但在1905年,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印”,英国人在孟加拉辖区中间划定了这条分界线,把孟加拉分成了印度教为主的‘西孟加拉’和‘穆斯林’为主的东孟加拉。

你问孟加拉人资持不资持?

其实东孟加拉人是支持的。那时印度帝国的首都就在西孟加拉的加尔各答,印度教徒主导着整个孟加拉的经济,大学等现代设施也更集中在印度教徒为主的加尔各答。而分治以后,东孟加拉首府达卡的经济则确实获得了比较蓬勃的发展。

1911年,东孟和西孟再次合并,但分割孟加拉造成的种种影响却迫使帝国的首都从加尔各答搬迁到到德里(Delhi)。

这次分割也分裂了孟加拉人的政治共识。孟加拉一直有从印度帝国独立的呼声,但这次分裂之后,东孟加拉不再谋求和西孟加拉组成一个基于族群认同的孟加拉国,而是渴求建立一个穆斯林主导的孟加拉国。这次短暂的分裂,加速了这种政治共识的形成,也最终成功推动1947年印巴分治时东孟加拉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并在1971年走向独立。

阿根廷 米西奥内斯省(Misiones)
4

不仔细看阿根廷地图还真不容易注意到Misiones 省。这片土地虽然属于阿根廷,却深入巴拉圭和巴西中间,是一个地缘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的走廊地带。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这一地区远离各个主要城市,因此 布宜诺斯艾利斯 和 亚松森(Asunsion, 位于今 巴拉圭)两大天主教教省都声称拥有这片土地的控制权。那时既然大家都是西班牙帝国的土地,马德里也就两边都讨好一下,随性地把这片土地划给两方中的某一方,随后隔几年再划给另一方……

拉普拉塔联合省(United Provinces of Rio de la Plata,阿根廷的前身) 和巴拉圭分别独立后,依然都宣称这片土地的主权。

那时巴拉圭和巴西、阿根廷两国那时都有领土纠纷。巴拉圭虽然只有五十万多的人口,居然作了大死,在“先军政策”光环的笼罩下,在1864年对总人口超过1000万的巴西帝国发动了战争。结果 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巴拉圭,打了一场持续五年的巴拉圭战争(War of the Triple Alliance)。

这是南美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战争中,三国同盟失去了约14万人口。

战争最终以巴拉圭的惨烈失败告终 —— 巴拉圭失去了全国超过一半的人口(约三十万),也失去了近一半实际控制的领土。战争结束后,巴拉圭全国的成年男性只剩下了不到三万。

当然从此,巴拉圭再也没有声索对 Misiones 的主权。

刚果(金)的 Congo Pedicle
5

Congo Pedicle 就是图中刚果(金)版图 东南角深入 赞比亚 的“触手” 部分。

来源: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这个神奇边界的形成是典型的“随意划界”的产物。

19世纪末期,这里以北的刚果盆地属于比利时的刚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而以南今天赞比亚的领土 则属于 英帝国的 不列颠南非公司(BSACo)。两国不断向南向北拓张土地,兼并了不少这个地区原本存在的黑人国家。1885年的柏林会议(臭名昭著的瓜分非洲大会)大体确定了双方在这一地区的权利,但具体怎么画界,则留给了会后的自(Qian)由(Quan)讨(Jiao)论(Yi)环节。

然而这片地方地势平缓,并不存在明显的天然边界。北部勉强可以用Luapula 河当成边界,南边也有一道天然的矮分水岭,可是两条边界并不交汇。这种情况下,殖民者祭出了他们最熟悉的画界方法:用经纬度在地图上拉直线!

见下图,英国首先提出了一个画界规则的方案1(图示为大概的位置) 被比利时拒绝了。随后抛出了沿着28° 35' 经线画界的方案2。这个方案虽然使得版图有一点点犬牙交错,但毕竟照顾了双方的利益,看起来应该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来源: http://map.google.com

可英国人忘记了,他们不是在和一个国家打交道——刚果自由邦其实是比利时国王 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 的私人领地。一个国王任性起来,谁也挡不住。

国王想钦定了——我要能去红圈圈起来的那个地方(Bangweulu Wetland)打猎!于是,在放弃了乌干达、南苏丹等地的一些土地主张后,比利时请意大利国王从中调停,画出了方案3的这条国界,总算是能够抵达Bangweulu Wetland 的一个角,算是满足了钦定的要求。

Leopold II 在 刚果的统治异常残暴,给这片地区刚果(金)带来的苦难延续到今天。而这种走肾的画界方式,由于人为地把赞比亚分裂成联系脆弱的东西两个部分,今天依然影响着赞比亚北部的发展。

纳米比亚的 卡普里维(Caprivi) 地带
6

Caprivi 也是一个随意画界的产物。这部分边界形成于19世纪末期。那时纳米比亚是德国的殖民地,而周围地区除了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其他全部属于英国。德国人想通过赞比西河将纳米比亚和德国在东非的殖民地坦噶尼喀 (Tanganyika, 今天的坦桑尼亚)联结起来,就和英国人商议,把这片区域从博茨瓦纳划拨给了自己。

来源: https://en./wiki/File:Namibia_Natural_Earth_1.jpg

      当然,作为交换,德国人也放弃了对桑给巴尔(Zanzibar)的领土要求。

这条土地由于其狭长的形状像楔子一样深入南部非洲多国,在多次非洲冲突都中扮演了挺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多音字)于长者的 穆加贝(Mugabe) 领导的 津巴布韦解放战争(Rhodesian Bush War) ,还有安哥拉内战, 和非国大反对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府的反抗战斗中,这片土地都成为过交战双方涉足或者集结的地方。

塞内加尔的卡萨芒斯(Casamance)地带
7

如图,宇宙第一强国冈比亚把塞内加尔 分为北部的主体部分和南部的 卡萨芒斯(Casamance) 这样一个条形地带。Casamance原本是法国和葡萄牙两国激烈争夺的地带,在1888年,葡萄牙拧不过法国,决定把这个区域划给当时法属的塞内加尔,以便换取法国对 Casamance 南边 葡属几内亚(就是现在的几内亚比绍)边界的承认。由于Casamance和塞内加尔的主体部分之间还隔着英属的冈比亚,结果就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形版图。

其实Casamance地理条件很好,宽大的 Casamance River 河口给这里创造了理想的通航条件,也造就了Ziguinchor (济金绍尔) 这个塞内加尔 第二大城市。无奈因为冈比亚阻隔,从这里陆路到达喀尔要比走沿海路线多绕行 五百多公里。这种地理隔离,使得Casamance 至今未通铁路,还存在着不算小的分离主义运动。

因为Casamance 历史上和葡萄牙的关系,讲法语的塞内加尔也是葡语国家共同体(CPLP)的一个观察员国家了。

喀麦隆极北区 (Extreme North Region)
8

这条狭窄的地带居然把喀麦隆这个几内亚湾沿岸的国家和 非洲腹地撒哈拉沙漠中的 乍得湖(Lake Chad) 给联起来了~

(话说喀麦隆各省的命名方式也太直白了, 十个区中有八个用方位名词命名,而Littoral其实也不过是德语“滨海”的意思)。

喀麦隆原本是德国的殖民地,范围比今天略大一些。德国一战战败以后,喀麦隆被英国和法国分别托管,法国拿下了原德属喀麦隆4/5的土地,余下西边的1/5则交给了英国。到了二战以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开始兴起。1960年,法国托管的喀麦隆进行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法国成立 喀麦隆共和国,而英国管理的西边则分为两个区域,北部决定和旁边同样讲英语的尼日利亚合并,而英管喀麦隆的南部则决定和刚独立的喀麦隆合并。一南一北这么一倒腾,喀麦隆北部领土就显得更窄了。

来源: Cameroon - Wikiped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