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养、初步修整原始素材(05-12-4) 强健的台湾黑松,枝叶茂密,原素材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在入手之前就种在小盆中,看来没换过盆,后来根从盆底长到土里,吸取到养分,才有可能长成这样,当然,那小盆布满根,几乎看不到土,先来看看素材最初的样子 。 (05-12-4) 造型分析:从第一弯可以看出原素材,之前就曾被改作过,不过整个黑松弯的很规则,完全的制式化、人工痕迹非常明显不自然,而且后面植株生长之后,当前的“成型树”树形高度极不协调,这是整个盆景最难处理的部份,而针对后枝的徒长处理方法就相对简单许多了。 (05-12-4) 初次换盆:整形的第一阶段是为它准备了一个大的盆器当天就对植株进行了脱盆移栽的工作。(盆景换盆的技巧可以参阅集匠坊往期的文章,在文末会附上链接以供盆友参考) (05-12-4) 换上新盆之后初步看起来就好了很多,原先的盆太紧了拔不出来,只能敲破后换上新的紫砂盆,新盆的空间足够大,可以让根系得到更好的发育伸展,对干身养粗非常重要,作业完成之后就是等待养活的过程了。 (06-02-05) (06-02-05) 树势恢复:经过2个月之后的树况可以看出来,换盆之后植株的生长状态比较健康,正面及背面的状态起来都还不错,但反观两侧,整个盆树的造型缺陷就非常明显了,这个时候还不能进行铝线蟠扎的造型作业,还需要继续养护,确认树势健康完全成活之后再动手。 (06-05-07) 首次造型:到了五月份,是松类盆景的生长旺盛期,黑松植株的生长状况很健康,这个时候就开始对盆景进行第一次的初步造型作业,将老叶拔出之后,上铝线调整枝条走向,也把徒长的很厉害的后枝剪掉一些,看起来清爽一些,当然缺点也暴露更多一些。 (06-05-07) 蓄养:初步造型完成之后就是正常的养护管理,养护的细节就不做赘述,有需要的盆友也可参考集匠坊往期的内容,经过3个月的养护后到了8月份,当时树况长旺了许多,叶色呈健康的鲜绿色,其间没有做过别的作业,继续蓄养 。(下为8月至11月份,树势的恢复状况) (06-08-27) (06-08-27) 椅子参照(06-11-25) 经过接近半年的养护,从上图与板凳的对比可以看约略可看出树高及干粗,松类盆景的观赏点在于其枝干的质感表现,头绪近照可以观察到植株的干身,这株黑松虽然干身不粗,但树皮已有些龟裂,看来也有些年纪。 (07-03-04) 定期疏叶:为了保持黑松植株健康美观,除了日常的养护之外,每年对植株的疏叶功课不能偷懒,疏叶对树势的调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让新芽能够更好的享受日照与通风。 高压短截作业时间(操作难点):决定进行高压短截作业的时间,选择在生长的旺季,盆友当时对高压作业并不是很熟悉,黑松这是做高压的第2棵树,前面也看到了植株的树干有一定的老度,相对来说做高压的成功几率比较小——老树发根的机率小于年轻的幼木,作业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高压环剥:对于这棵黑松盆景而言,干身第一曲度的弯度就大大限制了盆景的观赏性,而且第一枝的高度也过高,是首要排除的败笔,只有进行高压作业成功,这株黑松才有才有更好的机会呈现其最大的价值。 (08-04-06) 选择好高压的位置,环状剥皮后,用黑色的塑料软盆换套上中,软盆内只放颗粒土(这里用的是赤玉土)。环剥作业后对植株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负担,在环剥之后便没有再对黑松做过其它的大动作,又进入了培养的阶段。 (08-11-16) 短截作业:经过7个多月漫长的养护,黑松盆景原先很长的松针开始呈现逐渐枯萎的状况,新长出的松叶开始变得很短,初步的判断应该是养分供给不足,将套盆拆除之后可以发现,有少量的细根长出了,可以确定盆树还活着。 休眠期作业:冬天休眠期到新芽萌动前,都是整理造型各类松类盆景的较佳时间,如:黑松,五针松等,几经思量,还是决定开始对高压株进行锯断分离。 经过高压截干作业之后,难看的曲度、以及平粗的头绪这2个最大的造型问题解决了,玩盆景最键的还是要树活才有机会,作业完成之后,先找个盆种下。 盆树的固定:在换盆作业的时候,盆树的固定很重要,一时还不到定位(正面,角度等)可以等以后换盆时再来对其进行调整。这株黑松刚好在头绪附近有个枯枝,将铝线缠绕在枯枝上之后,穿过排水孔固定。铝线缠的有点紧,因此树比刚种时倾斜了一些,但整体的状态良好就行。 (和剪枝留叶逼芽不同,高压之后下段的存活的机率大约是0,松没叶子,树液不流动,再发芽的可能性很低。) 后续作业截干分离之后,在底部涂抹愈合剂会让伤口愈合的更快一些,有利盆树尽快恢复健康。 换盆一周后的形态 在换盆一周后还对这棵黑松作了几个动作 :
(09-02-15) 确认成活:取下高压枝,刚好经过3个月之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正常,已经成活。 松类盆景换土要领:(前些时日有盆友问询,盆土不好如何换土作业的疑虑,在这里做一个解答)
关于培肥:
(下方为引申参考文章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