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金三角

 kenu 2019-05-17

黄河金三角,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简称,位于黄河中游,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辖47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86.84万。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能源、矿产、交通及文化发展上的区域合作优势。

简介

黄河金三角正在加载黄河金三角

黄河金三角,全称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核心,是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黄河金三角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处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结合带的省际交汇区,通华北、联西北、达中原,在全国流通中,可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但是,由于受行政边界分割的影响,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受到制约。进入21世纪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金三角地区再次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为中国现阶段“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价值。

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黄河金三角的概念已经基本形成。在“八五”期间全国区域合作组织开始活跃的背景下,三座省际边缘性城市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当时对这个区域的定名是“黄河金三角协作区”,主要协作项目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代表团联合呼吁:建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四市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设立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定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 按照合作规划,今后三省四市将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互补互利,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谋求一体化或者同城化发展。水利、交通、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共建,农业、工业、服务业合作,教育、科技、卫生、社保等领域成果共享。

区域范围

行政范围

黄河金三角正在加载黄河金三角

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四个市。共辖47个县(市、区)。其中:临汾市17个县(市、区),运城市13个县(市、区),渭南市11个县(市、区),三门峡市6个县(市、区)。 

国土面积

黄河金三角国土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6%;占三省52.89万平方公里(山西15.63万平方公里,陕西20.56万平方公里,河南16.7万平方公里)的10.97%。其中:临汾市2.02万平方公里,运城市1.41万平方公里,渭南市1.3万平方公里,三门峡市1.05万平方公里。

人口及耕地

总人口1686.84万,占全国的1.27%;占三省1.7亿人(山西3392.6万人,陕西3748万人,河南9869万人)的9.91%。其中:渭南市524.04万,运城市504.6万,临汾市417.22万,三门峡市222.98万。

耕地总面积2634万亩,占全国的1.43%。其中:运城市823万亩,渭南市819万亩,临汾市741.6万亩,三门峡市250.4万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