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青楼成为了许多文人才子们娱乐玩耍的好去处。大多才子多风流,比如留恋与花间的柳永等。为什么古代的文人都喜欢去青楼呢?因为在古代呢,青楼不仅仅是嫖娼的地方,更多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儒雅之地。相互切磋才艺,吟诗作对,好不惬意。而且,文人们在闲暇的时候,去逛青楼,大多是为了排解心中的压力,疏解久不得志的郁闷之情。 一开始的青楼出现,是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管仲在民间开了一个特殊的服务机构,名字叫做女闾,这个便是青楼前身。到了,宋朝时期,因为商业发展的需要,青楼装修越来越高档。而且,更多的文人墨客被吸引而来。就这样,他们成为了青楼里的重点客户。而且他们也非常的有钱,如此一来,青楼的老板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吸引更多的文人才子光顾。 青楼老板怎么吸引才子们呢?他们招来更多有才华有相貌的女子,这些青楼女子不比闺阁女子。没有那么多束缚,而且又多才多艺。自然的,文人才子们也渐渐的认可了青楼的存在,并且将青楼当作是交际往来的场合。 古代才人墨客,才华横溢,从他们手中流传下来了不少的作品。而他们来到青楼,与青楼女子相互博弈。自然是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同时也为了彰显自己更高的才能,在青楼处留下了不少的经典对联。 在<楹联新话>之中有记载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为:风月常新,时复登楼聊纵目。下联为: 烟花无际,须知有岸可回头。这副对联是清朝的才子何伯乔所留。从字面上看,这副对联似乎是在描述青楼附近的美景。其实并非如此。 这副对联,实则是何伯乔在暗讽,某些道貌凛然的才子们。上联,说他们欲求不满,希望青楼有更漂亮的女子加入。而下联,则是讽刺这些才子们,为了表现自己的崇高品德,而让青楼女子从良的虚伪至极的嘴脸。这个对联同时的也揭露了当时文人才子们的2大恶习。 其实,文人才子们在青楼留下的对联不止这一个。在秦淮十里,是青楼的主要聚集地。此地出现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一曲后庭花,夜泊销魂,客是三生杜牧;下联:半边旧时月,女墙怀古,我为前度刘郎。这对联出自大清著名的联圣薛时雨之手。 还有一次,薛时雨在青楼老板的盛情邀联下,又写下这样一个对联:莺花南国娱江令;;丝竹东山侍谢公。它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其为了提升青楼的价值和格调,将东晋谢安居住地和南朝江总居住地与青楼作对比。可见,在古代的文人骚客眼里,青楼的地位还是不低的。 不过,也有一些才子反其道而行,写了非常露骨的一副对联: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这便是青楼女子们的真实写照。你还知道哪些青楼对联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