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这个称号,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目前全国只有90个。它是由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的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大家。分别在2009年、2014年、2017年评了三届,每届30人。 这些“国医大师”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个个长寿,平均年龄接近90岁。总结他们的长寿养生方法,发现其实没有什么独特之处,都是依照《黄帝内经》,遵循自然规律,基本就是这16个字: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适度锻炼。 当然,每一位国医大师又都有自己偏爱的养生方法。今天介绍的这三位国宝级国医大师,年龄都接近百岁,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一道养生食物,坚持吃了几十年。 1、颜正华:99岁,偏爱吃蒸枣,每天不超过5颗 颜正华,1920年出生,江苏丹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颜老早在1956年就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学教材,为我国当代的中医药教育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他2009年被评为第一届国医大师。 颜老偏爱吃蒸枣。大枣既是食物,也是药物,中医认为,大枣具有补中益气 、健脾益胃、安神养血、调和诸药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颜老吃的是红枣,入药的枣;而不是生枣(如冬枣),古书中记载,多吃生枣会令人热渴膨胀。 颜老吃枣的做法是,把干红枣洗净后用水浸泡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捞起放入蒸锅,用小火蒸20分钟,待大枣颜色变为深红后关火,晾凉即可食用。 颜老吃蒸枣会严格控制总量,大枣吃3颗,小一点的枣吃5颗,最多不超过5颗,以免增加脾胃负担。 颜老的弟子提醒,这些人不宜吃枣:心下饱满、中满呕吐(脾胃运化很差)、有黄黏痰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患有水肿的人。 此外,孩子由于消化功能弱,也不宜多吃。专家建议孩子吃枣时,可以搭配其他东西一起吃,而且吃完一定要记得刷牙,因为枣里面的糖分含量较高。 路志正:99岁,每天三篇醋泡姜 路志正,1920年生,河北藁城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2009年被评为第一届国医大师。 有报道说,路老是北京各医院中目前还在出诊的最年长的一位大夫。每年路老都会体检,所有的结果都是“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弹性跟四五十岁的健康男性一样。 路老偏爱一样食物——醋泡姜。 路老吃醋泡姜的做法是:把生姜切片或切丝,放人醋中浸泡1周后,每天早晨吃两三片。 现代研究发现,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由于姜性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路老平时开方也经常用姜作为药引。为什么要用醋泡姜呢?因为醋本身有活血的作用,还能够祛除姜本身的辣味。 路老提醒,姜不能吃太多,一次两三片就够了,因为姜性温,吃得过多,会导致胃热。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姜,但是痰黄、干咳或无痰的,就不要吃。 此外,路老人为,早上和夏天吃姜最好。因为早上人体的阳气回升,温性的生姜可以帮助体内阳气生发。夏天吃姜顺应天时,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朱南孙:每天一碗西洋参汤 朱南孙,1921年,江苏南通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妇科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2017年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 即使年龄接近百岁,但朱老的头发依然浓密,面色红润,而且仍然在坚持出诊,被人们称为“送子观音”。 在谈及自己的“长寿秘诀”时,朱老说,“我基本上不服用什么补药,像广告中那些疗效‘神奇’的营养品,我从来没有怎么尝试过。” 要说她的饮食有何不同,那就是她偏爱一样食物——西洋参汤,据上海当地的电视台报道,朱老每天都要喝一碗西洋参汤。 朱老的饮用方法:取枸杞子15克,西洋参6克,隔夜煮好(两天的量)。早上起来温一下就可以吃了。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平,四季都适合,有滋阴补气之效;而枸杞子补血、明目。 专家提醒,对于西洋参汤,脾虚的人放两三颗红枣,而肠胃不好以及咳嗽、感冒没完全好的不建议喝。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虽然三位国医大师各有自己偏爱的食物,但指望通过一两样食物就能健康长寿,是不对的。 国医大师们的健康长寿方法,主要还是前面说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适度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每天保持好心情,坚持适度的运动,才是健康的法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