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让孩子以后幸福,一定要让他吃这三种苦

 周纳森 2019-05-17

要说怎么才能让一个人幸福,有很多方法,但是并不是一个方法用在每个人的身上就一定会幸福,但是如果说到不幸,那么一个方法就可以让所有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溺爱并不是爱,在成长的道路上面一定有一些磨难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请记得要让孩子吃到这些苦头。

01读书的苦

前段时间在泰国,有一个小男孩早上起床的时候怎么都不想去上学,不管爸爸妈妈怎么劝他都没有效果。最后,小男孩的妈妈为了彻底改变现状,就先像学校请了一天假,然后带着小男孩到附近的街道上面,让孩子捡塑料瓶子换钱。

一开始小男孩捡瓶子别提减得多开心了,可是没过多久,小男孩就坐在地上动都不想动了。跟妈妈说好累,不想捡了。但是妈妈仍然还是带着他坚定的走了3.5公里,捡了一小袋的空瓶子,一共换了2泰铢,大约人民币四毛钱。

想让孩子以后幸福,一定要让他吃这三种苦

换了钱之后,小男孩跟妈妈说,我们有钱了,我们坐公交车回家吧。可是妈妈却说,坐公交车需要10泰铢,你有钱吗?

看了看手里的两泰铢,没办法小男孩只好跟着妈妈回家,而在回家的路上更是他们经过了一家冰淇淋店,小男孩想吃冰淇淋,但是一个冰淇淋要五泰铢,小男孩只能丧气的跟着妈妈继续往前走。之后他们又经过了一家餐厅,小男孩说他想吃燕麦,但是妈妈说燕麦要15泰铢。

小男孩说算了,我不吃了,我要回家。看到小男孩这般,妈妈顺势问:是不是觉得累了?

小男孩低着头说:是的,好累,好热,我想回家,我想上学。

这就是典型的吃苦教育,远胜于那些苦口婆心的说教,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也逼他们去懂得生活,他们就会明白,跟生活的苦相比,学习轻松多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到了这个年代竟然还有人相信读书无用论,你以为北大毕业了还不是要去卖猪肉?可是你知道那个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陈生现在已经开了几百家连锁店,身价过亿了吗?还有那个耶鲁大学毕业的村官,你知道他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只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人脉资源,吧衡山县的商务产业做得风声水起了吗?

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招聘行业其实有一个很扎心的潜规则:他们会把985大学生的简历放在一边,再把非985大学生的简历放在另外一边,然后等到招聘会结束只带走985学生的简历,而把非985学生的简历留给清洁阿姨。

通过调查你会发现,五百强上司公司的高管里面,拥有高学历的占百分之八十四,百分之四十八出身于985名校。

如果说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那么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为什么要逼你的孩子读书?因为读书确实苦,但是不读书的代价更苦。

02 生活的苦

前几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霍启刚郭晶晶夫妇带着六岁的儿子在田地里面插秧的照片,一家三口人就这么顶着大太阳,撸着裤管在满是淤泥的水稻田里劳作着。

从照片里能看到儿子脖子上系了一条擦汗的毛巾,穿着一双靴子,倒有一番'农民伯伯'的意思。

想让孩子以后幸福,一定要让他吃这三种苦

不得不说人在体力劳动完之后,吃饭也会吃得特别香。

现在中国强大了,孩子们出生在这个时代,没有饿过肚子,没吃过苦,经常会有挑食和浪费的坏毛病,所以需要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食物是从哪来来的,要让他们明白珍惜和知足的道理。

我想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对富二代这三个有了另一个理解:所谓的富二代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他们从小到大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长大以后也不用参加工作,反正都能轻轻松松的过好这一辈子。

但是其实很多富一代并没有'富养'他们的孩子,他们更愿意让孩子吃苦。

就比如香港首富李嘉诚,他从来不溺爱自己的孩子,从小的时候开始李嘉诚就不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上大学的时候更是让孩子们勤工俭学,让他们在麦当劳当服务员,在高尔夫球场当球童等等。

所谓的富养并不是说给他们钱,解决他们经济上的负担,而是帮助孩子们增长更多的见识,给他们更多的人生经历。

不只是李嘉诚这样,还有商界的大佬董明珠,她对她的儿子也是很'抠门'的。

她只保证儿子的吃穿饱暖,而如果儿子想要更多的零花钱的话则需要儿子自己去挣。

和李嘉诚一样,董明珠从来没有让司机接送过自己的儿子,哪怕是她坐车经过,她也不会让儿子上车。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儿子也才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董明珠的儿子在大学毕业后,拒绝接受董明珠的任何支持,选择一个人在社会上独自打拼,他从来不告诉别人他的母亲是谁,在租来的房子里面做着月薪五六千的工作,自食其力,生活也过得很满足。

真正的'贵族教育'并不是说你给孩子用不完的钱,而是要放手让他们去明白这个社会,这个生活的本质,帮助他们认清的同时也给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并且热爱生活的底气。所以,每个父母都应该要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吃苦越早幸福越早。

03 失败的苦

人生的道路上有失败也有成功,一路上都是磕磕绊绊的,没有平坦一说,甚至失败和挫折可以说是人生的常态。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话,能够笑着跑到最后的都是那些韧性十足的孩子。

在日本,有一个小男孩即将转学,于是校方就提前为他举办了一场毕业典礼。在这个毕业典礼上面,小男孩大声喊出了:请坚强一点,这是老师常对爱哭的我说的话。

想让孩子以后幸福,一定要让他吃这三种苦

这个小男孩在老师的眼中一直是一个爱哭的小男生,但是在他毕业的这一天,他选择了挑战自己。以前他一直没能成功的10段跳箱运动,他选择在今天再试一次。

他站在起跑线上,然后使出了全身力气想跳板那边冲了过去。同学们和老师叶一直在为这个小男生加油,助威。但是由于身高的限制,小男生一次次的起跑却又一次次的失败。这时候,场外,小男孩的父母看到了近乎崩溃的儿子,一阵阵的心疼。但是她们并没有前去帮助他。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重新起跑,小男孩强忍着眼里的泪水,但还是没有放弃。最后小男孩的老师提议全班同学吧自己的力量借给小男生。于是全班同学抱成一圈,大声的对他说:你可以,你能行,你可以,你能行。

想让孩子以后幸福,一定要让他吃这三种苦

这一次,小男孩小小的身体里爆发出了奇迹般的力量,像个小火箭一样跨过了10级跳箱,完成了这次不可能的挑战。

在一旁的父母感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他站得有多高,而是看他在跌到谷底的时候有多强的反弹力。

明白这一点的父母都不会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的,他们会选择放手,让孩子们感受一下失败的滋味,明白失败的苦。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失败乃是人生的常态,如果没有承受失败的能力,那么也没有品尝生活的甜的权利。

再想想现在,很多家长都拼命的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一点苦都不愿意让他们吃,养成了孩子们要风就要有风,要雨就要有雨的性格。可是这些孩子一旦面临到一点挫折的时候,却脆弱得一塌糊涂。

一个人在面对你竟是的挫折承受能力与反逆境能力越高,则能越加弹性的面对逆境,更愿意接受困难带来的挑战,这样的人往往能够成为各自领域里面的佼佼者。

遇到挫折对孩子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家长们要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态度。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所要做的不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遇到的挫折,因为挫折的背后往往就是机遇。


父母都应该要懂得如何逼孩子一把,要让孩子明白阳光总在风雨后,先苦后甜的道理。现在吃的苦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面对生活,而不被生活所击败。千万不要因为的溺爱,让孩子变成一个受不了挫折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