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属相的来源

 yzsr273 2019-05-17

 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著有《论衡》八十五篇,解释万物的异同,对当时社会的许多学术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许多观点鞭辟入理,石破天惊。《论衡》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在语言学史上他的一句话是经常被引用的。如“经传之文,贤圣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

他的文章以朴素直白见长。他认为“夫笔著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口论务解分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孟子相贤,以眸子明了者,察文,以义可晓。“下面是他的《物势篇》中关于批驳五行相生相克的一段,王充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批驳了五行相克的观点。他的文章几乎不用翻译,直接可以看懂的。

“….且五行之气相贼害,含血之虫(动物)相胜服,其验何在?曰:寅,木也,其禽虎也;戍,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水胜火,故豕食蛇;火为水所害,故马食鼠屎而腹胀。曰:审如论者之言(审查如上所说的话),含血之虫,亦有不相胜之效。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獼猴?獼猴者,畏鼠也。啮(咬)獼猴者,犬也。鼠,水。獼猴,金也。水不胜金,獼猴何故畏鼠也?戍,土也,申,猴也。土不胜金,猴何故畏犬?....以四兽(四兽,指龙、虎、鸟、龟。)验之,以十二辰之禽效之,五行之虫以气性相刻,则尤不相应。”

我感兴趣的是其中关于十二时辰对应的十二属相。梳理一下:

1.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子,鼠也,

2.丑,禽牛。丑,牛也。

3.寅,木也,其禽虎也;

4.卯,兔也。

5.(辰)

6.巳,火也,其禽蛇也;

7.午,马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

8.未,禽羊也。

9.申,猴也。

10.酉,鸡也,

11.戍,土也,其禽犬也。

12.亥,豕也。亥,水也,其禽豕也;

十二属相基本都全了,唯一是“辰龙“没有说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龙“是皇帝的象征,有意避而不谈。可见”十二时辰“对应”十二属相“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后来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中国纪年方式。如:

《北齐书 宇文护法传》记载:宇文护的母亲给宇文护的信是这样说的:“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宋人轶事汇编》所载《龙川别志》云:“张永德事周世宗,性好道。(柴)世宗用兵寿春,(张)永德从,见一僧与之归宿帐内,夜半屏人曰:‘若见二属猪人(即宋太祖、太宗,二人俱属猪。),善事之,则富贵可保也。’”

可是清代赵翼《陔馀丛考》却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岁时,浸漫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赵翼认为以十二属相纪年是源于“北俗”,这一说法大概是源于《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七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下记载:“黠戛斯,古坚昆国也。….其种杂丁零,乃匈奴西鄙也。….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