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又来啦!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创立于1977年5月18日,并每年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准备了精彩纷呈的展览,跟着考古汇一起来看看博物馆日当天开幕的新展吧! 陶冶三晋——山西古代陶瓷特展 黑釉油滴盏 金 三晋大地,踞河东之要,表里山河,文化昌盛,底蕴深厚。汉魏以降,中西交流、民族融合,农耕与草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贯穿始终。在稳定与迁徙、冲突与重建的交替轮回中,山西陶瓷独树一帜,得以空前发展,书写出中国陶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西陶瓷,是河东先民人文精神的凝集,工艺智慧的结晶,它深深植根于丰厚的三晋历史文化中,具有兼容并包、臻微入妙的气质。那北朝釉陶的雄浑气度,唐代泽州窑白绿釉彩的酣畅洒脱,金元黑釉瓷的朴拙豪放,介休窑白瓷的轻盈秀美,河津窑剔花及书法的沉静典雅,长治窑虎枕、绞釉的精雅工巧与造化之美,霍州窑白瓷市场的空前拓展,山西建筑琉璃的恢宏绚丽,无不令人赞叹。 山西古陶瓷虽成就卓著,但因其深受历史上瓷业发达的冀、豫、陕窑业之影响,故其光芒长期被磁州窑、定窑等历史名窑所遮罩,以致明珠蒙尘,鲜为人知。 经由几代文博人的艰辛探索,我们终于得以揭开山西陶瓷的神秘面纱,领略山西陶瓷发展的历史概貌与非凡成就。透过这些由泥火与文化、艺术抟化而成的精灵,我们希冀在体悟山西陶瓷独特的工艺与文化传统和艺术之美的同时,进而还原出古人社会生活中的若干珍贵片段。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2019年8月18日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临展厅 (温馨提示:5月18日14:30,策展人赵凡奇将带您走进本次展览,观众可现场参与。) 楮墨增华——明清山西书画艺术 青羊庵 清·傅山 三晋大地,人文璀璨,山右书画,代有巨擘。翰墨传世,绵延流绪,迄于明清,愈显光华。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2019年8月18日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四层书画展厅 三晋珐琅精华展 ——来自异域风情的魅力艺术 本次展览共展出47件珐琅器,年代跨越清代和民国,工艺包含掐丝、锤胎、画珐琅等,类型从摆件到实用器,每件展品都匠心独运,中国匠人们用自己的精湛工艺和独妙的匠心把这种舶来品融进了大中华的文化体系。 展览时间:5月18日起 展览地点:太原纯阳宫三进院西配殿 《道与书画》——李德仁先生书画展 李德仁,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晓国学,对“道”有颇深的研究和领悟,专长书画创作与诗文篆刻史论鉴定,兼擅形意拳术与兵器,诸学通“道”,一以贯之,故能在艺术上自成体系,有所造诣,有诗、书、画、印“四绝”之称。 此次展览将展出包括书籍在内共92幅作品。书法作品雄浑秀逸,格法独造,正气凌然而潇洒洒多姿。诗则气格清严,趣韵超豁,尤长于近体,自成家法,意多哲思深见。画风兼取北派之雄强与南派之清丽,独超心悟,自创雄遒秀雅之规格,配合题诗,内涵宏深,多寓哲理精义。 德仁先生以丹青载道,作品涵今茹古且直抒雅怀,集老子、孔子、中华道德信仰于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隐匿着深深的艺术认识和绘画方法论,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书画艺术架构起了一座艺术理性之桥梁。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太原纯阳宫三进院东配殿 琢·磨——璞玉的成器之路 西安博物院与宝鸡青铜博物院共同举办“琢·磨——璞玉的成器之路”展览,遴选两馆珍藏的157组玉器,通过“璞玉浑金”、“琢玉成器”、“美玉如斯”三个单元展现玉器的制作工艺,讲述璞玉成为美玉的蜕变之路,力图体现隐藏于物质背后的工匠精神,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精神,让观众了解古人爱玉、惜玉的理念与琢玉的过程,为大家认识中国玉文化打开全新视角。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开展 展览地点:西安博物院临时展厅 淮上窑火——寿州窑瓷器专题展 此次展览遴选了安徽、江苏等地出土的寿州窑瓷器140余件套,通过浑厚清润的早期寿州窑、异彩纷呈的唐代寿州窑、寿州窑的流通与贸易三个单元,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寿州窑瓷器各个时期的烧造工艺特征,探究了寿州窑产品的外销,为我们研究隋唐时期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日常生活打开了一扇窗。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2019年9月8日 展览地点:安徽博物院老馆西二楼 “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 “中华文明物语”展以历史发展进程为序,分“文明起源”、“青铜时代”、“文明奠基”、“天下一统”、“融合创新”、“大唐气象”、“宁静致远”、“太和盛平”、“开启新纪元”九个部分。展览将每件文物置于立体的时空当中,从展品的材质造型、社会功用、艺术演变、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解读,以此展示文物所蕴含的文明成就。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2019年7月18日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特展一厅 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 本次“古琴文化展”精选馆藏的28张古琴作为主要展品陈列,以湖南地方古琴相关的人和事等为主线,发掘湖湘文化中的古琴情结以及古琴对湖湘文化的影响,展示中国古琴的悠久历史和浑厚的地域特色,并从斫琴、琴家、琴曲、琴派、传说、故事等全方位展现古琴知音文化和乐教文化的精粹。展览分“远籁——古琴的传说与起源”“心声——湖湘士人与古琴”“礼乐——礼乐中的古琴”“斫琴——古琴制作工艺”四大部分,较为全面介绍湖湘大地上的古琴文化。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开展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三楼专题展厅 瓷之画——从长沙窑到醴陵窑 此次展览共遴选来自唐代到清末民初的各类绘画瓷器160余件,从中可以管窥不同朝代的陶瓷工艺、绘画技法以及装饰题材、纹饰的阶段特征。展览分“独领风骚的长沙窑瓷绘”“花开南北,交相辉映”“走向幽蓝”“宫廷画与民间画”“浓妆淡抹总相宜”“瓷与画的真正融合” “釉下五彩新风尚”七大部分,展览内容丰富、品种多样。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开展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三楼专题展厅 画吾自画——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 ![]() 此次展览在馆藏齐白石艺术作品中精选100幅左右颇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展品包括花鸟、山水、人物诸画种,涵盖齐白石创作的早、中、晚各个时期,力图构建齐白石绘画相对完整的风格序列,突出湘博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的地方特色。展览共分“一丘一壑自谓过之”“老萍自用我家法” “少年无此好红颜” “一花一叶扫凡胎”四个单元,向观众展示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开展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大海道——“南海1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 ![]() 今年是“南海1号”发现32周年,也是它被“整体打捞”12周年。为了迎接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省博物馆策划的一个震撼大展即将惊艳亮相,一艘满载金银瓷器的800多年前沉船,正悄然向花城广场广州城市中轴线驶来:《大海道——“南海Ⅰ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将在5月18日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开展,将给观众带来最新的发掘故事和发现。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2019年8月25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和韵天下 ——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 ![]() 东莞市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于2019年5月18日至7月14日,联合举办“和韵天下——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从数十年来出土的河南音乐文物中撷取精品64套、169件。展览分为“远古回响——史前音乐”“金声玉振——夏商周音乐”“瑰姿逸音——汉魏音乐”“盛世风华——隋唐音乐”“余韵悠扬——宋元明清音乐”五大部分,通过丰富的精品文物串联起中华音乐文化的时代脉络,还原一个传承了8000多年的音声世界,展现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2019年7月14日 展览地点:东莞市博物馆 金玉满堂——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馆藏古代金、银、玉器展 ![]() 本展览将展出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馆藏的古代金、银、玉器等共八十多件(套),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均为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馆藏精品,在以金银玉器为载体,向观众展示江宁的出土文物魅力,为市民提供欣赏中国古代金银玉器艺术的宝贵机会。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2019年7月18日 展览地点:顺德区博物馆 一层临时展厅 责编:花花 审核:郑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