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神木新华遗址出土玉器

 天宇楼33 2019-05-17

神木新华遗址

神木新华遗址位于神木县大保当镇新华村西北约500米处的彭素圪瘩之上。1978年发现,占地约150亩,现为耕地使用,因受强办风沙侵蚀,破坏相当严重,大量的陶片和一些遗迹就裸露在地面上。

1996年、1999年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工程— “陕京天然气管道”及“神延铁路”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榆林地区文管会组成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总计揭露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发现房址20余座,灰坑208个,陶窑6座,3个成人墓葬82座及1小孩瓮棺葬,另外还发现1座摆满玉器的祭祀坑。房址平面大多为圆形或圆角方形半地穴式结构,居住面多为自然踩踏面,个别有“白灰面”,房址地面上多留有烧火痕迹,有灶坑者少,门道基本朝南。

灰坑以圆形居多,个别灰坑底部经过处理,或有葬人的现象,成人墓葬大多集中在遗址西部,结构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式,一般长2米,宽0.5米左右,大多为仰身直肢单人一次葬。儿童瓮棺葬基本分布在遗址东部,葬具以三足瓮、斝、大口尊、折肩罐、浅腹盆等两两套扣而成。

玉器祭祀平面略呈正方形,坑口长1.4米,宽0.5米,坑残深0.12~0.22米,坑底部有序竖立排列着各种玉器30余件,计有钺、刀、圭、玦、铲、斧等。这些玉器除个别有使用痕为实用器外,大部分为礼器,结合附近灰坑中发现有大部卜骨分析,“玉器坑”应是先民当时的祭祀场所。

两次发掘出土了近千余件器物以及大量极具特征的卜骨。新华遗址陶器群的主要器形有三足鬲、瓮、斝、盉、罐、尊、甑、盆、豆、碗、杯等。纹饰以各种绳纹为主,其次是竖篮纹,另有附加堆纹、戳印纹、划纹、方格纹等。生产工具中除磨制的小石斧、石锛、石刀外,还有石球和一定数量的细石器。

从遗址的各类遗迹以及出土器物等综合分析,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新华遗址是陕西地区重要的古遗址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陕西地区考古文化的编年序列,本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期的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1983年1月3日,神木县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成立了群众文保小组,竖立了保护标志,并划定了保护范围。


《玉璋》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璋》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刀》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刀》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刀》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刀》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天河石)钺》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锛》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锛》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钺》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钺》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钺》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钺》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钺》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铲》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铲》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铲》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铲》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铲》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铲》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