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数术考|傷寒鈐法

 信田潜渊 2019-05-17

日干支算病不只是在临床经验中存在,在逻辑上也是有理可循。前面我们已经将日干支的源头溯到了上古,但是真正目前能知道的成型的日干支算病理论,除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外,就是浦云的《运气精华》、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了。但《运气精华》目前可能失传,而《注解伤寒论》也只是记录了日干支算病的汗瘥棺墓部分。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古籍就是刘完素、马宗素、程德斋、熊宗立、薛己、朱棣、赵开美、曹乐斋等人传承的《伤寒钤法》了。在历史上,明朝的高昶(1481-1556)曾经运用《伤寒钤法》的日干支算病治病,影响很大;薛己(1487-1559)在《薛氏医案》中也有运用伤寒钤法诊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案例;再就是清朝的曹乐斋1800-1880)及其弟子胡乾元应用《伤寒钤法》的日干支算病法,也是名贯一方。

在子学体系中,天干地支与人体藏象的对应始终是唯一的。诗曰: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肾癸藏,三焦亦向壬宫寄,胞络同归入癸方。又曰:肺寅大卯胃辰宫,巳脾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观此二诗,为天地人身,无时不相同。故一气不和不能生化。天有六气,人有三阴三阳以应之。地有五行,人有五藏六腑以应之。藏为阴,其数偶,以应五运,藏蓄五行质于地,而气则终于天也。腑为阳,而数奇,以应六气,盖六淫之气虽降于天也,而势必终于地也。子午为天地之中正也,君火位焉。手少阴心午,足少阴肾水子,居三焦从水化,水从肾至。故少阴为藏,位与太阳隔而气相合。丑未为归藏,归之标本湿土位焉。足阳明胃卯,手阳明大肠酉居。然子随母居,土旺胜金,故太阳为藏,位与阳明隔而气相合也。巳亥为天地之门户,风木位焉,足厥阴肝也。手厥阴心包络,亥居之。寅申为生化之始终,相火位焉,足少阳胆寅,手少阳三焦申居之,与少阴相隔而气相合为腑也,《伤寒钤法》中的天干地支也如此对应。《伤寒钤法》主要分为发病→传变→行流→因果→经法(归证)五大部分。

发病卷主要介绍了根据不同出生年份,会有对应不同的发病六经,如子午之年出生之人在申、子、辰、寅、午、戌阳日得病,会发病于辰戌太阳寒水之经;在亥、卯、未、巳、酉、丑等阴日得病,会发病于寅申少阳相火之经等等。辰戌太阳寒水之经共有121证,分别为上太阳16证,日月为号,其中日字号10证,月字号6证。中太阳共66证,七星为号: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每星管10证,独破军星管6证。下太阳39证,四卦为号:震、离、兑、坎。另卯日见辰,发太阳病,为太阳痉证,即西医的脑炎、高热、帕金森、舞蹈症等各种抽搐病;卯日见戌,亦发太阳病,为太阳湿证;若戌日辰戌之上见庚辛壬三字,为太阳暍证,庚为一证,辛为二证,壬为三证。卯酉阳明燥金之经共有44证,五行号:水、木、火、土、金,卯酉木字号、辰戌火字号、巳亥土字号、子午金字号、丑未水字号,其中水字号独管4证,其余各自管10证;又有寅申二字在外,寅日发阳明病为霍乱6证,申日发阳明病为劳复6证。寅申少阳相火之经发病,满局俱是小柴胡汤一证。丑未太阴湿土之经发病,只有三证,丑至辰为母一桂枝大黄汤证,巳至申为母二大柴胡汤证、四逆汤,酉至子为母三承气汤证。子午少阴君火之经发病共23证,只有天地人三号;子丑寅卯为天字号10证,辰巳午未为人字号10证,申酉戌亥为地字号3证。巳亥厥阴风木之经发病19证,有乾坤二号。

假如丑日传卯酉二字为阳明证,水字为号,有四证湿论,余四证系霍乱。寅日传卯酉二字,为阳明,此日不传阳明,为霍乱证。巳日传得辰戌二字,为上太阳月字为号,只有六证,余四证以痉论,不可一例看。未日传得卯酉二字,为阳明水字号,只有四证,余六证系湿证。申日传卯酉二字,为阳明,申日无阳明,如有阳明证不可作阳明证看,系劳复证。亥日传子午二字,地字为号,只有三证,余七证以暍证看之。

那么如何由出生年份及发病日干支定位疾病呢?有歌诀为证:逐年逐日是司天,前三后五顺排迁。却将地支分前后,支属阴阳仔细迁。阳前阴后加人命,数至司天见病源。却将本命依前数,轮至病日是其端。假如,戊寅生人,甲子日病,子午少阴君火司天,前进三辰数至卯(丑、寅、卯),居阴支(卯为阴支),退一位从寅上起本命。戊寅上顺行至司天子上,见戊子,是少阴证天字号第一证,仲景《伤寒杂病论》第301条经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也。









壬午

癸未

甲申



辛巳



庚辰


乙酉

己卯

丙戌

戊寅

丁亥


人命

戊寅 


戊子








司天

 甲




再如,乙丑生人,壬戌日病,戌日是阳日司天,从戌上数至三位,是甲子,便从子上加人命乙丑,数至壬戌,见乙亥,是厥阴证。厥阴证坤字号第二证,仲景《伤寒杂病论》第371条经文,白头翁汤主之。其余仿此。

那么是不是所有同年生人,只要同日发病,就一定是相同病机呢?答案是肯定的。《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一个说法“异病同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相同的病机可以有万千不同临床表现,只要抓住主要病机,即致病的气机,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一张经方,可以治疗的疾病成千上万种,其实就是病机相同而已。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出生与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即后天风水的不同,所以造成了相同先天个人风水的后天差异,这就导致了人体后天气场与先天气场在结构与能级上的不同。生命态是天地气场的一种高级物质状态,天地气场结构时刻在对人体气场结构进行力学作用,好的力学效应就产生好的力学结果,不好的力学效应就产生不好的力学结果。如果天地气场能级没有人体气场能级高,那么即使是不好的影响也不会表现出来,如果天地气场能级高于人体气场能级,这时不好的气场影响就可以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吉凶祸福。因为天地气场也有不同的层次,所以不同层次的天地气场对人体气场有不同层次的力学作用,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六道之内的气场与六道之外的能量场,所谓的入世间与出世间的区别了。可见佛道世界与娑婆世界的区别是何等的巨大。

传变卷主要是传经化热。传经”是仲景《伤寒论》中一个特殊的概念,在《伤寒论》中不仅有传经,而且还有“过经”(103、105、123、217条)、“到经”(114条)、“经尽”“复过一经”(384条)等等说法,这些都是仲景《伤寒论》按照日干支传变的证据。传经化热的基本原则是男逆女顺,只传足经,不传手经。正如《素问·热论篇》所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又说:“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仲景《伤寒论》中的经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阳明中风……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也”、“少阴病八九日……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黄连阿胶汤主之”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黄帝内经》及《伤寒论》中的六经传变都是逆向传经的,而三阴三阳之六气在五运六气中天象顺序却是按照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顺向顺序布局的。其原因就是在人体中太阳主六腑之表主开,阳明主六腑之里主合,少阳主六腑之半表半里主枢,太阴主五藏之表主开,厥阴主五藏之里主合,少阴主五藏之半表半里主枢。而伤寒六淫之邪是由表入里的,所以邪气会逆传,但是因为男女阴阳不同,所以女子会顺传。

男病传经

女病传经

少阴

君火证

太阴

湿土证

少阳

相火证

阳明

燥金证

太阳

寒水证

厥阴

风木证

第二日

第六日

足厥阴木

泄苦补辛

足少阴水

泄脾补肾

足太阴土

泄甘补咸

足少阳木

泄辛补酸

足阳明土

泄甘补咸

足太阳水

泄酸补甘

第三日

第五日

足太阳水

泄咸补苦

足厥阴木

泄咸补甘

足少阴水

泄咸补苦?

足太阴土

泄辛补咸

足少阳木

泄酸补甘

足阳明土

泄酸补甘

第四日

第四日

足阳明土

泄脾补肾

足太阳水

泄甘补咸

足厥阴木

泄苦补辛

足少阴水

补苦泄酸

足太阴土

泄脾补肾

足少阳木

泄肝补脾

第五日

第三日

足少阳木

泄苦补辛

足阳明土

泄肾补脾

足太阳水

泄咸补苦?

足厥阴木

补酸泄辛

足少阴水

泄酸补苦

足太阴土

泄酸补甘

第六日

第二日

足太阴土

泄甘补咸

足少阳木

泄肝补脾

足阳明土

泄苦补甘?

足太阳水

泄酸补苦

足厥阴木

泄酸补甘

足少阴水

泄酸补甘

第七日

第七日

足少阴水

泄咸补苦

足太阴土

泄辛补咸

足少阳木

泄苦补辛

足阳明土

泄辛补酸

足太阳水

泄酸补苦

足厥阴木

泄肝补脾

假如,己亥生女人,乙丑日病。丑是阴日,前进五辰,从五宫上起本命,亥字上顺数至司天丑上,见丁未(命干顺数至司天见丁字)字,是太阴证。丑日受病得太阴,是母字号第一证下药,桂枝汤主之。二日传至戊申,是少阳相火纪字号,下药小柴胡汤主之。三日传至己酉,是阳明胃土木字号第六证,下药小承气汤主之。四日传至庚戌,是足太阳肾水廉字号第七证,下药桂枝汤主之。五日传至辛亥,足厥阴风木乾字号第八证,下药茯苓甘草汤主之。六日传至壬子,少阴心火天字号第九证,下药猪苓汤主之。

又假如,乙亥生男子,甲子日病。阳日,从三宫寅上起本命,亥字上顺行,至司天上见乙酉,是阳明胃经病。本日是子受病,得阳明病,酉属阳明,金字号,再将日干甲子加人命亥上,顺行至司天见乙字,是金字号第二证,乙字号下药,调胃承气汤主之。二日传至甲申,是少阳相火,纪字号下药,小柴胡汤主之。三日传至癸未,是太阴脾土,母字号第二证下药,四逆汤主之。四日传至壬午,是少阴心火,人字号九证下药,大承气汤主之。五日传至辛巳,是厥阴肝木,坤字号第八证下药,吴茱萸汤主之。六日传至庚辰,足太阳膀胱水,上太阳日字号,庚字第七证下药,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以此类推。

行流卷主要是病机及症状。行流分为上局与下局。上局又分为男局和女局,不同年命的男女在不同的天干日发病脏腑是不同的,如子年男命甲日发病为小肠火,而子年女命甲日发病则为胃土,等等诸如此类。下局也分为两部分,一是子午卯酉四仲日,二是四孟四季日。如子日子命男女甲日发病为肾水,而丑日子命男女甲日发病则为胆木,等等以此类推。上下两局发病五行脏腑相加临,根据五行生克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假如:申生男命,辛酉日得病,上局合肝木主病,下局合肾水流行,为相生局,谓之母去寻儿。肾主虚,水主寒,肝主风,木主疼,必四肢逆冷疼痛,病易愈。又如:申生男命,戊午日得病,上局合大肠,主传送;金主痛。下局心火流行,为鬼贼相攻。大肠主传送,金主气滞;心火主实热,心火克大肠金,必主痢疾致死。行流局中还有一个内容,即伤寒两感,如果上下两局为脏腑相表里,则为伤寒两感,难治,而前文中的藏气自乘病既是伤寒两感证,方药如前。

主病行流发微歌

主病行流说病源,火生热势水生寒

木主风疼金主气,土因饮食起多端

相生为顺相克逆,逆则身危顺宜安

相生最喜腑生脏,相克相奸总一般

主病流行同经络,因名两感恐伤残

腑则为虚脏为实,虚乃轻微实病难

本宫为主又为内,客是行流作外言

外实内虚宜发汗,外虚内实下虽痊

水为命兮火为气,土墓金尸木是棺

有命有气终为吉,尸棺见墓入黄泉

能通运气精微诀,加临前后决平安

子投母兮为实热,母来寻儿是虚寒

因果卷主要是伤寒发病之后的结局,即生死愈轻重,在《伤寒钤法》中叫做汗瘥棺墓法。这个汗瘥棺墓法正是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卷首图解运气钤的最后部分图表,也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六经欲解时”的正解。汗瘥法是指汗解,棺墓法指生死法。在汗瘥法中,以不同年命之人加临发病日天干,来计算汗瘥之日,如无汗瘥,既是棺墓法范围了。汗瘥法歌诀“金见丁辛火乙丁,丙己木水乙己并,戊壬土水火丙己,水木元来号甲丁。土水甲己从来道,金土丁壬汗似蒸,木土丙辛之日差,火金乙己汗如倾。金水甲戊言交汗,木火乙戊不瘥争。土火乙庚疾大减,金木安康在丙庚。金燥水寒中土湿,木风火热气和清。此是加临安愈诀,莫与迷人取次轻。假如子命人,不拘男女,若是甲日得病,则逢乙日庚日瘥,或第七日瘥。又如丑命人,己日得病,则乙日、己日当有汗得瘥。如甲午日病,是手少阴经,甲为土运,午为火气。歌云:土火庚疾大减,愈,庚日大愈。乙未日病,是手太阴经,乙为金运,未为金气。歌云:金见丁辛,第三日小愈,第七日大愈。其余一例推之。寅申巳亥一四七,此是病人出汗日。子午卯酉二五八,定是病人战汗发。辰戌丑未三六九,血汗至时应血走。仲景在《伤寒论》中反复提到衄乃解”,就是指的这个“辰戌丑未三六九,血汗至时应血走”。 《伤寒钤法》中关于汗瘥法还说道:少阳寅卯辰为先,阳明申酉戌相连,太阳巳午未汗至,太阴亥子丑门边,少阴子丑寅为伴,厥阴丑卯寅相穿”此口诀正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六经欲解时”。没有汗解,继续传经,就是仲景《伤寒论》中所说的“过经”、“到经”、“经尽”、“后经”、“复过一经”等等,如有汗吐下温针等坏证,则入腑、入藏,形成各种变证,即仲景《伤寒论》中的六经经文所述。

棺墓法有上下两局,上局是五运伤寒棺墓六十甲子逐日受病吉凶,下局是六气棺墓逐日司天受病归证人命吉凶,上下两局加临,根据五行生克法预测病人生死。这其中涉及到棺墓法的基本概念,即棺墓尸气命,实际上棺属木、墓属土、尸属金、命属水、气属火。棺墓法歌诀木土棺临墓上知,尸临墓下土金归,二木棺中无气止,金水尸中有命随。火水气前逢命者,金火尸中有气微,木火棺中生有气,尸临棺下木金危。水火命前逢气可,土木逢之不可推,墓临棺上多应死,尸临棺下救应迟。金土尸来临墓上,病人危困不须疑,尸向棺头金木立,患家犹是好求医。”棺墓法上下局加临,不论男女,但审某日得病,先看上局本日辰之下得棺墓尸气命,值何字。然后检下局病人本生年命下,看得病日值何棺墓尸气命字,合上下局,断其吉凶。例如甲子日,子人命。上局得命字,下局亦命字,谓之两命和同吉。又如乙丑日,丑人病。上局得墓字,下局得尸字,谓之尸临墓下,主死。又如壬申日,卯人病。上局得气字,下局得墓字,谓之气墓无刑,不死,只病而已。再如,甲子生人,乙丑日病。日干属木为棺,支属土为墓,又纳音属金为尸,遁起戊寅,就在寅宫顺数至司天,见己丑,是土克子水,纳音火克人命甲子金,此为棺中有鬼,此人病必死无疑也。余皆仿此。在棺墓法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三丘五墓。即命前一煞是三丘,其人得病必须忧。命后一煞是五墓,相逢必定泪交流。但将五虎为中建,又逢棺尸墓休囚。日辰若无棺尸墓,不治其人病自廖。其实在民间也有一种预测疾病预后的方法,叫做禄马倒斜法。如果有人得病,病情轻重或无效,此法可迅速决断,其法如下:(虚岁)出生年月日加上得病之月日,乘以3,再除以9,查余数,余数为3病轻,余数为6病重,余数为9性命难保。例如:某人99岁,1230日出生,1230日得病,(99+12+30+12+30)×3÷9=609(此人终难逃此劫)。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测一测,看看是否准确。

经法卷也叫归证卷,到这一步骤就简单了,只要按照患病人出生年干支及发病日干支算好六经归属、发病字号,算出第几证就可以了。假如甲子生人,甲子日得病,是太阳证。再看此局太阳证,子命下甲子日,得震甲,是知属下太阳震字甲号下,药用大陷胸丸。其余仿此。唯有子生人,子日病,则属下太阳震字,其余午命人子日病则属中太阳破字钤法。在《伤寒钤法》书中有:精华运气自古传,等闲谁识妙中玄;斡旋天上阴阳柄,擅执人间生死权;但向细中分汗瘥,何须脉里辩钩玄;医门学得如斯法,万两黄金也不传”的说法,实际上虽然伤寒可算,但由于后天风水不同而导致先天相同风水的人在同年同日的时空格局下也会有不同的发病,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还是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判断。

有人说《伤寒钤法》的钤是钳子的意思,两头一钳,一抓,就定了,这种解释第一次听说,挺有意思的。在中医领域中,钤的意思就是钤章、印章、盖章的意思。盖上章就定性了。

五运六气、四时五行、汤液经法、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伤寒钤法、金匮钤法、太素脉法、扁鹊脉法等等皆以干支为推算工具,其数术原理与天象和而为一,互动互感,互应互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