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诉各位,有件你们现在就可以做的事,对你的大脑会立即产生正面的好处,包括你的心情和专注都会受惠,你会如何呢?」 在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当下,「宅」成为许多人生活状态的代名词。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估计,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约14亿)的成年人都缺乏运动。 科学实践证明,2-5岁儿童中,不爱运动的孩子大脑比爱运动的孩子大脑小将近30%。 此外,还有叛逆、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无法集中……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孩子缺乏运动导致的。 纽约大学终身教授温蒂铃木曾在TED上,分享了运动对于她专注力的影响。为此,她甚至改变了她原有的研究方向。 在此,我们深入总结一下运动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大脑的。 运动对大脑的即刻效应 你做的每一次运动,都会立即增加神经递质的量,如多巴胺、血清素、正肾上腺素,这会让你运动之后马上有个良好的心情。 根据温蒂铃木的实验室研究显示,单一次运动就能改善专注力转移和聚焦的能力,这种改善会持续至少两个小时。 如果多巴胺含量不足,就很难集中注意,或者只有在高度兴奋状态下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 运动在大脑建立新的神经元 美国生理学教授皮尼拉发现,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释放。 BDNF 帮助大脑在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连接或突触——这一过程被称为突触可塑性,也被认为是人类学习的基础。 细胞通过这些神经元的连接在大脑内部和跨区域进行信息交流,逐渐形成新的神经网络。 但是神经网络的建立不是一秒钟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期运动才能得到大脑的改变。 长期运动对大脑的改善 长期运动能对大脑产生保护效益。可以把大脑想成是肌肉。 你运动得越多,你的海马回和前额叶皮质就会更大、更强壮。 海马回中新的脑细胞能增加容积,从而改善大脑的长期记忆。 而增加大脑神经纤维、树突、突触的数量,能够促进前额叶的发育,提高认知能力。前额叶掌管着高级认知功能,对专注力、决策能力等极其重要。 注意单一刺激的固化伤害 如果固定一项较为方便的运动方式,比如跑步、打球等,人体会习惯同一动作的节律和速度。 接着想引起大脑的反应,需要更大的刺激量才能达成,这样很容易引起肌肉、骨骼还有关节的劳损,特别是关节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当某种能力形成以后,长时间的练习时,大脑所使用的都是旧网络,身体动作只是惯性反射,对专注力影响不大。 有些家长可能看到这里,会想,那我明天开始就让孩子跑个30分钟,对孩子的专注力是不是会很有帮助? 事实上,在培养孩子方面更要注重运动的量和形式,保护孩子不会受到劳损的伤害,最好采用科学专业的感统运动方式。 感统运动主要通过针对性强、刺激力度恰当的足量身体感官刺激活动,来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神经网络,更加完善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 比如大滑板、趴地推球等运动,既针对性的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肌肉控制,同时也能刺激到脑部过滤功能和平衡功能,因此孩子在学习时可以保持专注力。 并且,专业有效的儿童感统运动方案是因人而异,因阶段而异。 经过教育、心理和生理三方信息整合的专业测评后,根据孩子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等设定方案。针对孩子每隔一段时间的变化都会对训练内容做出调整。 采用专业有效的运动方式,孩子才能在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得到最显著的提升。 通过感统运动,训练前庭觉的平衡和过滤功能;刺激触觉,改善孩子情绪的控制以及减少小动作;培养大肌肉及精细肌肉的本体感,锻炼孩子的自信心以及身体协调。 改变大脑,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当属运动。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