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读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单身社会》

 健康慢走 2019-05-18

纳粹在二战期间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刑罚。

这种方法是为了得到少数犹太人的巨额财富。他们将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犹太人关在一个空荡荡的一无所有的屋子,没有声音,也不允许和任何人交流。每天只是固定时间给其送去饮食。

事实证明,这个效果非常有效。因为很多人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不是吐露了秘密,就是彻底地疯了。

斯·茨维格在其小说《象棋》说到了这样的事情,并且举了一个反例:

由于某种疏忽,有一个被关押的犹太人得到了一本残缺的棋谱。于是在百无聊赖之中,他只能钻研这本棋谱,出来之后,他成了无敌的棋手。

不管如何,这都说明孤独的力量。

在古代,流放是仅次于死刑的最高处罚。这也说明被边缘化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独自生活,都是类似于一种宗教的苦修行为。

不管如何,彻底的与世隔绝,被认为生不如死。因此在美国那些超级囚犯——被单独关押的囚犯,被认为经历着有史以来所可能实现的、最高程度的、最彻底的剥夺人性的惩罚。

在一部电视剧里,睿智的康熙的康熙为了惩罚同样睿智且恃才傲物的姚启圣,采取的也是同样的办法——三个月不让任何人与其说一句话。

最终,姚启圣濒临崩溃,那个不怕死的天才最终因为孤独,而变得斯文扫地。

很多人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梭罗在其中大谈特谈一种隐士生活的乐趣。实际上,我更信任我最喜爱的诗人弗罗斯特所展现的孤独的生活的隐秘。

梭罗和爱默生都是崇尚自然主义,可是,我想人很难再返回那种状态。

作为一种生活理想,《瓦尔登湖》其实并不是梭罗所展示的那样——事实上他的隐居地步行到街镇也就半小时,并且那就是一处爱默生的领地,并不是什么真正的蛮荒之地。

真正的孤独生活,比如《荒野生存》,最终结果只能是死亡,虽然貌似死于生活的艰难,但其实死于一种生命力的衰竭。

因为群居生活,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存策略:有互相保护和协助的优势,还有互相竞争发展的好处。

耶鲁大学的人类学家乔治·彼得·默多克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的二百五十多个代表性的人类文明,其基本群体单位都是核心家庭。

无需再多的例证,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被证明是一种基于群居的生活的优势而成立的。

很多文学,都将孤独视为一种可怕的事情,比如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无论是谁,在阅读用第一视角展开的孤岛生活时,都会感觉被笼罩在一种不祥的气氛里,直到那个野人的脚步被发现,读者似乎才得以畅快地呼吸。

在康拉德《黑暗的心》所展开的旅程中,孤独让人崩溃发疯——人仿佛活在热带的浓雾里,无法看见任何东西,撕心裂肺地喊叫,直至绝望地崩溃。

相似的经历,在奈保尔那里也被表现出来,尽管那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孤独的境遇依然如是。

杜拉斯的小说被认为充满了一种孤独的绝望,她本人也长期生活在孤独之中,她在关于写作的随笔记录自己长时间盯着一只垂死的苍蝇观看,最后仿佛两者生命已经合二为一。

而萨特的《墙》舒尔茨的《鳄鱼街》等小说,因为孤独,任何一个普通的生活体验都被放大,人最终不堪重负……

实际上,所谓的存在主义和意识流文学,都尽可以看成是关于孤独的文学,众多的文学也都将对抗孤独当成了写作的最终目标。

甚至动物也是如此:我有一个瑞士的同学告诉我,在瑞士养一只兔子是被认为违法的事情——因为兔子是群居动物。

生物学家研究说,一些群居动物,如果一旦不在群体生活中,就会变得自暴自弃,比如寄居蟹,会丢掉自己的蟹螯。

可是,物极必反。事物生成之处同时也是崩塌之地。

在经历了高度社会化的生活之后,人似乎对独居生活又有了一种重新恢复了渴望。

在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的《单身社会》里,经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美国现在已经有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正处于单身,其中有七分之一独居生活,这数字还不包括不得不而住集体宿舍的人群。

——这最迟是2014年的统计结果。据说这一数字还不在不断攀升。

而不仅仅美国如此,在福利发达的北欧,和日本,这一比例还要高。而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也在快速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的单身人口数量为两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单身人口就一定是独居,可是实际上名存实亡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的报告里写到:全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


独居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小说《空巢》所提到的问题:即使有文化的独居老人,也面临着可怕的生活自理问题,一个骗子仅仅通过电话,就骗去老人终身的积蓄。

然而,在《单身社会》里,克里南伯格却对单身社会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这些认识也许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独居的单身社会的原因,以及其性质。

在克里南伯格看来,单身社会并不可怕,造成其原因主要有四:

  • 女性地位的提高;

  • 通讯方式的改变;

  • 大规模的城市化;

  • 人类寿命的延长。

女性地位的提高无疑对家庭的破坏性比建设性要大。

事实证明,由于女权主义的不断发展,婚姻的成功率受到了挑战,以往那种靠一方委曲求全的婚姻模式已经不再存在,离婚率居高不下。

这些人群在离婚后,往往成为自由的独居者。

但是被动成为独居者,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所以,通讯方式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的虚拟生活越来越多。

不管这些交往是否健康,但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安慰了那些独居者,使其可以在独居生活中避免彻底的孤独的困扰。

同时大规模的城市化,以及各种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各种文化的互相交融,一些亚文化发展迅速,比如俱乐部式的活动,基于艺术或者体育,或者其他相同目标的小群体,创造了一些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群落。

这些亚文化圈子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独居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有一些甚至可以发展为主流文化,比如所谓的波西米亚文化等等。

城市一方面产生了各种竞争和压力,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文化创新机遇。

最后一个就是人的寿命的延长。这一点最为基本,死亡并不都是结伴而行的。

伴侣死亡之后,重新组织家庭的有,但是寡居的也不在少数。

而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只要寡居者具备的一定的文化,其生活方式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且生活压力并不比相濡以沫的少。

但这些客观的现实,虽然催生单身社会的形成。但实际上骨子里,最重要的,按照涂尔干的说法就是个人主义信仰的建立和形成。

追溯个人主义信仰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在回忆关于现代性的思想史。固然资本主义文化导致了个人主义的盛行,因为这是它得以成立和发展必然要求。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爱默生伟大的作品《自力更生》里所反映的则是一种更加独立的文化视野:

社会到处充满着对于其中每一个人的个人权益的阴谋。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种福柯式的观点,因此其个人主义的核心理念自由,是更接近于以赛亚·柏林的消极自由。

在美国建立之初,包括政治上的,文化上的,都是一种对于个人主义信仰的确立过程。

惠特曼一向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奠基者之一,其高扬的旗帜,正是自我。这种自我的宣扬和确立,正是个人主义信仰的确立过程。

在经历了一些长期复杂的经济文化震荡之后,个人主义的信仰受到了挑战——因为按照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的观点来看:

由于绝对的理性化,个人主义,造成了一个必然是物质的,斤斤计较的冷酷的文化氛围。

事实上,这个现象确实发生了,但与此伴生的则是一个不同的预测背景——一种全面丰裕的社会,那些可怜的被压迫的人变成了一种垮掉的一代——实际上他们是自己主动选择了一种潦倒的生活,并且似乎宣扬要乐在其中,而并不是因为阶级剥削。

但不管如何,心理学家都坚称,在短短的时间内,人的焦虑水平确实显著提高了,这意味着人承受了更大的精神压力,也导致了更多的精神问题。

但是,并没有充分的数据表明,非独居的人群精神健康指数就一定要高于独居人群,事实上很多问题,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产生。

有一些学者通过跟踪调查显示,独居人群的文化生活,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指数并不低于那些依然在传统家庭生活之中的人。

事实上离婚率的居高不下,恰恰正是因为家庭生活的价值观的破灭反映。

独居生活在此意义上,无论是一种被动还是主动的选择,最起码反映了一种原先生活方式的破产,而新的生活理念急需确立。

如今,打开任何一个房产租赁app,点击单身公寓,我们会发现城市的单身公寓正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像一个城市的部落。

在这里,公寓不仅仅提供住宿的地方,同时提供可以供公共区域,学习,生活,以及游戏。

也就是说,单身一族,在这里再也不是一种可怜的孤独的存在,而是一种生活在一个质量较高的社区之中。

曾经有一句歌词: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在爱或者被爱,没有爱的人是可怜并且可耻的,因为你没有能力和勇气去爱。

但是事实上,孤独一点都不可耻。因为在某些人看来,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爱的是正是自己的自由。

怀揣着这种信仰的自由主义者,也许真的会打造一个个新的城市部落,创造一个个新的亚文化。

他们也许会证明,独居生活并不是脱离社会化,而是社会化的一种新的形式,而单身社会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所以,不必再为独居生活自卑,或者自怨自艾,单身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合理的生活方式。

一种文化的歧视也就应该就此划上句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