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一种朋友

 老骆驼4753 2019-05-18

另一种朋友

君不见“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这是行走社会的一个信条;如今的“朋友”像市场,名片满天飞,朋友遍天下,到处“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人在社会上走,参加朋友的饭局、牌局,或者相邀进了某社群,你被介绍人无数次介绍给人,宛如一个新产品上市,原本陌生者因此就有了相识。

某年某月,我被广州一家报纸邀请加入一场峰会的专家嘉宾组,人来自四面八方,聚集在一齐顿时成朋友。住几晚相处几日,就有些相见恨晚。那场文旅地产峰会成了我们的媒介,我们的缘分注定要在某年某月某地在此相遇相熟相见恨晚。会议加上考察项目一共只有十来天,生死之间的一瞬间,可这一瞬间将苍茫人海中的陌生人从相距遥远的地方召集在一处,从此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山高水长,人能相遇相识,缘分是有的。越社交越孤独,碰到的人多了才明白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生活。多年的人生经历,渐渐地让我看到了市俗的喧嚣夹杂着虚假,看到了升腾的泡沫,也看到了一些人两面三刀、虚情假意,还有一些人的疲惫无奈与酸楚,都不足为外人道。

我们一生可能会遇到十万多人,仅仅打招呼点头之交的就有五到十万人,见过面熟悉的也有几千上万人,人情往来多次亲近的会有三五百个人。那些天天见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饭的,只能是同事。同一世界,同一梦想,如果有人愿意从北京飞到广州,和你吃一顿不谈事的饭,可以说是生死之交。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更倾向于,交朋友的质量和深度,而不是数量和广度。太多的年轻人,认为人脉就是财脉,他们宁愿泯灭掉自己的个性去努力迎合、讨好他人,可一切都非你所想,也非你所愿,一切都变得味,与当初预想背道而驰。

交友不求多,只求精;真正的朋友是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交朋友,不一定要交有钱有势的,但一定要交有情有义的。圈子有清浊,不必担心落单、不合群,无效能低质量的圈子,不合也罢。因为本就跟他们不是一路人,道路不同,不相为谋。

其实谁都清楚,微信好友非好友,朋友圈里没朋友。“朋友”早已是一种人人可以粗制滥造打通关系的“通行证”。谁的手机上、微信上不是动辄成千上万个的联系人?你忙着发财致富,我也忙着赚钱养家,房子大了,收入高了,也见多识广了。遗憾的是,岁月在你我的脸上留下皱纹,却没有留下彼此。就只剩下安静的躺在对方的好友列表里,不闻不问,各自过活。

相识久了便成旧人。旧人不似旧物,感情弥厚,譬如房子,出去走几天心必念念,回家就如赴进爹妈的怀抱。旧人让人生厌,有肌肤之亲也可能弃之如敝履。做了夫妻的,也可能一日反目,离婚去了,从此形同陌路。我没有结婚、离婚的经验,不知道朝朝暮暮相亲相爱一旦分手有何感想?是不是旧人旧物旧生活的影子常常加入到新生活中来?有一位朋友结婚三次离婚二次,据其说滋味很好。我问,离婚怎样呢?他感慨:原来不晓得离婚以后天地空阔,美女多多,适合做老婆者,当然很多很多。

想想人如此不珍重感情,作草木无情,我对朋友离婚滋味很好的话心生质疑,不敢苟同。

 旧人和故友,如同古董,愈旧岁月愈深愈有了收藏的决意与快适;也如同一籍旧书,温故而知新,可以反复翻看。当然,这种旧人和故友,品质上等,无营营苟苟,腹有诗书,从不跟你议论他人是非,也不把钱财挂在嘴上。

以前,认识三年五年,能彼此去对方家里做客才叫朋友;

后来,一通电话一条短信,能在老地方见的才叫朋友;

现在,微信、qq上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添加好友,可你会发现遇到的人越来越多,真心的朋友越来越少。多少故事,由“对方已通过你的好友申请”开始,以“对方已开启朋友验证”为结束。

这些话写出来我就有伤感,朋友无数,实为“人际泡沫”。千帆过尽,仿佛所有的过往都是下酒菜。我们只能敬岁月两杯酒,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来来往往的皆是过客,相伴同行的才是真朋友。

缘分不在长短,而在于交心。一生中认识的人很多,能成为真正朋友的不多。人要低头做事,更要睁眼看人,择善人而交,择真君子而处。时间会留下最值得的人,珍惜该珍惜的,拥有该拥有的。不说再见,才不负遇见!

感恩有您。愿真心不被辜负,愿善良不被欺骗,愿我们都能坦诚相待,愿不忘初心,相期与来。

珠江之畔,最美的文化雅集 “星光岚彩”—国画长卷上的半岛文化雅集

“星光岚彩—国画长卷上的半岛文化雅集,”在星河湾半岛江景无限的珠江之畔拉开帷幕。曲水流觞、文艺品鉴,众位顶级文化名人和艺术家重磅参与,共赴一场以文化为根的生活美学之约。

请戳活动新闻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