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神附体的小明(上) 撰文:大班 一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小明 不是吗? 小明是个耳熟能详的化名。小朋友的数学作业里,关于小明的问题非常多。不是问小明看了多少页书,就是问小明从家里走到学校要多长时间,或者是小明身上带的钱够不够他到超市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小明就这么忙忙碌碌,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最后小明的人生将在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之后全面展开。 在长达12年的漫漫求学路上,小明要过两个重要的关口。 一个是中考, 一个是高考。 中考决定小明上什么样的高中,而高考则决定了小明上什么样的大学。 由于这两个关口都是一考定终身,带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除了平时发奋图强,究竟还有什么因素能决定小明是否考出好成绩呢? 二 小明被冠名为“碎钞机” 小明是上海的小明。 初中四年,小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校内刷题,校外补课,寒来暑往,家里的银子哗哗的流向补课机构,小明的妈妈虽然口口声声撇着嘴对别的辣妈说:“我们家小明就是个碎钞机!”但是看着小明的分数随着银子的流失蹭蹭上涨,内心的喜悦自然是无法掩饰的。 中考之前,小明取得了一模成绩全区前300名的好成绩,二模时,小明再接再厉,成绩又进步了50名。成为了全区第250名。 照着这个势头,小明实现自己进上海四大名牌高中之一的目标,简直就是唾手可得。 小明的妈妈甚至都想好了,在中考结束后的明媚的夏天里,如何在朋友圈晒小明的录取通知书才能显得低调奢华,让人羡慕却不惹人厌烦。 但是没想到,就在临近中考的5月底,小明出现了一些微妙而又明确的变化。 三 小明身上发生了什么? 这些变化包括: 第一,小明在家话明显少了。 第二,小明在家饭量明显减了。 第三,小明在家脸明显变长了,好像一头沉默而倔强的年轻的驴。 小明妈妈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洗菜发呆,切菜伤手,吃菜没滋没味。 对小明的爸爸要么爱答不理,要么河东狮吼。 小明妈妈去问小明的班主任,班主任也认为小明不如以前活泼开朗了,并且叮嘱小明妈妈不要多唠叨小明,就让一切顺其自然。 考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可小明那三个方面不但没有好转,还新增加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睡眠不好了。 一个是脾气从沉默变成了暴躁。 无论妈妈说什么,哪怕是拍马屁,小明都能毫不留情怼回去。 小明妈妈忍气吞声,明面上小心翼翼,背地里苦苦抹泪。 终于等到了中考那三天。 那么小明,中考结果究竟如何? 小明妈妈那低调奢华的朋友圈发了吗? 答案不用明天公布,咱们接着往下看。 四 小明吐露心声 话说中考这三天的早饭。 小明第一天基本没吃,第二天吃了一半,第三天算是都吃完了。 随着考试的结束,小明渐渐恢复了原来开朗热情的样子,但就是不能让家里人问他考得怎么样,也拒绝对答案。 小明的妈妈暗地里叫苦,小明的爸爸倒是比较淡定,说考试焦虑嘛,谁还没有。 中考成绩出来,小明果然落榜那四大名牌高中。他只是进了一所区重点。 小明妈妈的朋友圈自然没有发成。 等尘埃落定,小明终于跟妈妈吐露心声。 他说自己当时太想考好了,太想太想,太想考好了。 结果第一门考语文,小明紧张得面红耳赤,引得监考老师多看了他好几眼。 第二门考物理,小明答题卡涂错了行,幸好自己发现了,可是重新涂答题卡耽误时间,导致最后一道大题没有做。 后面几门,小明倒没有什么失误,那是因为前两门已经严重失误,小明反而没有了心理负担。 小明妈妈闻听此言,心如刀绞。原来我的孩子是太想考好了,紧张得发挥失常。作为一个善于思考和未雨绸缪的妈妈,小明妈妈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你平时多么努力,考试时的临场发挥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面对三年后的高考,小明妈妈想:我从现在起就要给小明减压,我要不停地跟他念叨不要拿高考当回事! 那么小明妈妈不停的念叨真的起到了给小明减压的作用吗? 小明高考时的临场发挥又将如何呢? 这个咱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