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养生大智慧,古人早把健康那点事琢磨透了

 健康福禄寿 2019-05-18

在都市生活的压力之下,焦虑、失眠、暴饮暴食、情绪化难以避免。

当脱发、食欲不振、胸闷等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时,我们慌了。

有人选择保温杯里泡枸杞、图心理安慰。也有人买一堆保健品,然后发现没效果、还吃出了病。

比如说食疗。“专家”今天鼓吹枸杞美颜,明天大赞秋葵抗癌。很多人从不知道自身体质是否适合就跟风消费,结果别人的仙丹,成了自己的毒药。

比如说祛湿。脾胃虚寒的人若不加分辨,一味喝偏寒性的祛湿茶汤,身体只会越祛越湿。

再比如艾灸。你可知道,阴虚火旺的人,艾灸是大忌!

真想要身体好,听别人万般吹嘘不如自己稍稍学点中医。一来认清自己体质,二来明白各种食材、药物的属性是否与自己相合。

这样才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不拿自己健康开玩笑。

1

在此,诗词君诚意推荐这本,三年来一直伴我左右的《白话黄帝内经》

播放GIF

原文、白话文对照

34位国家名中医翻译、注释

《白话黄帝内经》原文选自公认最佳的唐代王冰编辑版本,完整162篇无删节。

内页左边是原文,右面是白话翻译,下面有注释,读起来非常方便、直观。

该书更是由国家著名中医张登本,率领30多位专家,花了近10年功夫,对原著逐字逐句重新校订、翻译、注解。

医学可不是闹着玩的,只有权威、准确的版本方值得一读。

中华医药、养生智慧之祖

让养生有规则可循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两千多年来的理论基础。

直到今天,你所接触到的食疗、保养、针灸等养生之法,万变都不离《黄帝内经》。

它用“天人合一”的宏伟观念,把整个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体内的器官、经脉就好像大自然里的星辰、大地、山川河流,也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

脾和肾同属于五行中的“水”,所谓祛湿,就是重点调理好这两个系统。所以但凡看到某个祛湿产品和脾、肾毫无关系的,诗词君就可以一眼识破它。

喜欢读武侠小说的人,也会爱上这书。小说提到的穴位、要害,统统源于此。

《内经》介绍了人体160个穴位,12路经络,让你认识到整个人体机能的大格局。

你可以将其看作是城市地铁线路图,每道经脉都是一条轨道,负责一项功能,如消化、抗病、运行气血等。每个穴位则相当于一个车站。

把这些大概记在脑子里,以后身体出现哪些不适,你就能立刻判断是哪条“轨道”、哪几个“车站”出问题,就能用艾灸等方式对症治疗。

自古以来,很多将军、宰相、贤才大哲们都把医学当做终身必修课程,因为它是安身立命最基本的技能。

大诗人陆游懂医,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描写的种种药方,也秀了一把中医造诣。

读懂《黄帝内经》

认清自己真实体质

从实用角度出发,《黄帝内经》给我们最大的帮助,莫过于让所有人认清各自的体质,并针对它作出合理的养生、防病方案。

结合《内经》多个篇目描述的体态特征,很容易判断出自己以及你的家人、朋友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认清体质,再结合《内经·灵枢·五味论》等其他篇目,就能知道自己一辈子适合吃什么食材,适合做什么锻炼,从此就不会被别人忽悠了。

另外,养生也是讲求时机的。很多人盲目行事,要么错过正确时间点,要么在错误的时间瞎折腾。

而《黄帝内经》会告诉你,男女分别在什么年纪最需要保养: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7岁)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14岁)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21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28岁)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35岁)

……

女子一生以7年为周期,28-35岁,注重“保”,35岁之后,注重“养”。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8岁)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 (16岁)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24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32岁)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40岁)

……

男子一生以8年为周期,32-40岁,注重“保”,40岁之后,注重“养”。

1天读4章

1个月读完全书

每个章节大概在1页左右,篇幅非常精简。每天细细精读4章,两本书1个月内就能读完。

有人说,多读一页《黄帝内经》,人生少一份病历。

有人说,花这一个月学习国医奥妙,未来几十年就能活得舒舒服服。

播放GIF

2

同样,还有一套“懒兔子漫画中医系列”,让你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系统而实用的中医知识。

看完了这套书,相当于掌握了千万个专家号,针对家庭常见病,再也不用跑医院,从此做自己的家庭医生。

播放GIF

《医学就会》分为八章,深入浅出地用中医介绍人体中最重要的五脏六腑以及九种体质。

《医本正经》收录41种现代家庭病和120个中医药方,带你掌握常见的妇科、儿科和药食同源类食物的健康知识。

《医目了然》是写给中国家庭的用药宝典。收录了5种最常见的家庭常见病:感冒、发热、咳嗽、胃病、便秘的具体证型及推荐用药,帮你矫正传统用药误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在《医目了然》这本家庭常见病中成药使用指南中,每种病的类型被拆解,让读者根据自身症状辨证清楚类型后,再对症下药。

比如一个小小的感冒,实际上就分为风寒、风热、寒包火、暑湿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对应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用药,所以只简单知道自己得了感冒,不辨证型地瞎吃药,只会拖延病情甚至雪上加霜。

“对号入座”

从此小病自己在家治

这套书中收录的所有医案,均为全国各地粉丝投稿的真实案例

比如妈妈用焦三仙治好了孩子的积食咳嗽,常常被用来治疗感冒的小柴胡颗粒实际上还可以用来治疗结膜炎、中耳炎、偏头痛等常见病……

同时,每篇医案后面都附带了用药分析,方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药品的功效和适用范围,对症自身病情后,拿来就能用,参考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中医入门的最佳“零基础”读物

除了系统全面、可参考性强之外,本套书的另一大特色是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中医基础的人作为入门读物

实际上,中医是非常有意思又易懂的平民哲学。作者懒兔子的语言风格轻松有趣,不少读者都表示,看这套书简直在像看漫画书一样过瘾。

万千读者口碑认证

实至名归“中国好书”

“懒兔子漫画中医系列”自上市以来受到了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广泛喜爱,其中《医本正经》更是荣获央视“2017年度中国好书”,也是同年“世界读书日”科普生活类的获奖图书。

有媒体评价:开卷有益的书,帮助敲开中医之门。想学想研究中医这门课,可以从此入手。

读者真实评价,口碑见证:

中医绝非是枯燥的理论和玄奥的招数,而是大道至简,最为朴素的道理。就像数学和语文一样,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工具,改变我们的人生。

希望这2套书,可以让想要了解、学习中医的朋友们,开启人生新的健康之路。

播放GI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