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开与合,是书法结字、章法中的技巧,类似的还有收放、向背、轻重、浓淡、擒纵等,就是这些各种形式的矛盾、对立的线条元素的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 书法中的开与合,在行草书中最能体现,“开”顾名思义就是分开、开放的意思,这个“合”则是聚拢、回收、收紧的意思。在书法创作中有“开”就有“合”,二者是矛盾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符合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阴阳理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定是阴阳和谐的。 开合与收放、虚实同一个意思,避实就虚、避虚就实,都是交叉有之。有开的地方就有合的地方,有合就有开。有开无合,字就会显得散漫无序;有合无开,则字就会气脉滞塞。开合的目的是为了章法布局中造势,一幅行草书中这个势很重要。 开合的作用开合之法使用得当的话,能让字俊美灵动,开处要让人有宽旷舒畅的豪迈之气,合处又要有充实紧密的灵动感。 上图是米芾的《盛制帖》起首处“盛制”两字,“盛”字上合下开,就像宝塔立地,给人一种稳重挺拔,气势宏伟的感觉;接下来这个“制”是中宫合,四周开,如兰花放蕊,秀丽多姿。 章法布局当中的开合除了单字的开合之外,在章法布局当中灵活运用开合,可以使得章法更加生动活泼。下面的这个是黄庭坚的《诸上座帖》起首的第一行,“诸”字,字内左开右合,与下面的“上”字相比,它的结字左右开的厉害,而下面的“上”就相对收紧,表现为“合”。 接下来的“座”字,本来中间双人部分,正常写来应该较紧密,但黄庭坚却把它写的很开,下半部分的两横处理的比较合。整个“座”字与上面的“上”字,和下面的“为”字相对,写得就很“开”。因此,接下来的“为”字就处理成“合”的姿势。 最下面的“复”字,左右大开,与“为”字相比,左右分开的非常厉害,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却并没有不妥。 当然书法中的结字、章法的技巧不只是“开合”,但总体来说离不开阴阳相生的理论关系。“开”为阳,“合”为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生才能和谐相处。 |
|
来自: 挑燈看劍r7wtm5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