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考了526分,能上什么大学?

 已矣无 2019-05-18

最近各地模考结束,小七在后台总是会接到这样的咨询:“我模考考了500多分,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呢?感觉好迷茫啊。”想必在这个阶段,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有这种困惑。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就和“我有500万,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是一样的。小七将“买房”与“报志愿”放在一起做类比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和家长加深对于高考志愿报考的认识和了解。

一、“买房”PK“报志愿”
1、看口袋VS估分数

分数就像钱,分数越高代表钱越多,购房的选择性就越大。买房前,肯定要先看看自己的家底有多少,这个家底就代表着一定的经济承受力。然后再决定买什么样的房子,比如什么价位、在哪个地段、配套设施怎么样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建立在摸清自己家底的基础之上。

高考志愿填报之前,家长也需要摸清孩子的实力,对孩子的成绩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模之后,家长需要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以孩子的成绩水平大概能去哪些学校?学什么专业?自家孩子想去哪里读大学?想要读什么专业?想去的和能去的学校之间的分数差距有多大?


2、挑区域VS选地区

选房一般是在定居的城市进行筛选,选大学则是在全国各地进行选择。购房时,谁都希望能以最合适的价位买到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备齐全、生活方便、环境舒适的房子。但是,能不能买,还得看经济承受能力。

同理,高考志愿填报也是如此。通常来说,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谁都想去,北上广的名校、重点大学特别多,武汉、厦门、杭州、广州、重庆、成都、西安等也是考生争相报考的福地。但是能不能报考这些地方的院校,关键还是要看孩子的分数!


3、观户型VS选院校、挑专业

购房时要考虑一下,到底是买繁华地段的普通房,还是买几环开外的海景房?到底是该买学区房,还是该买改善性住房?这些都要依据家庭的经济承受力与购房需求综合考虑。

高考志愿填报时,也是如此:是选择“双一流”、985、211的普通专业,还是普通院校王牌专业?是去二、三线城市的“双一流”、985、211读书,还是去一线城市的非985、非211读书?是去名牌大学的外地校区就读,还是去重点大学的校本部就读?如何根据孩子的成绩尽量报考一个好的学校,就需要家长们细细思量了。

小七高考 点击查看我能上哪些重点大学? 小程序

4、升值空间VS就业前景

买房时还要考虑到房子的日后升值潜力,为以后换房升级做准备。这就需要考虑未来几年房源周围的市政规划、商业配套的建设等等,看看哪个楼盘的升值空间更大,再选择购买。

选择院校与专业也是如此。要考虑目标院校在业内的就业认可度,专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与就业空间等问题。唯此,才可以有效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给孩子报志愿,家长可能是第一次接触,但是买房子大家都很熟悉。不知道小七这样的解读,家长们是否对于高考志愿报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呢?

二、小七高考帮你挑学校

对于“我考了526分,能上什么大学?”这样的问题,考生和家长们也不用再纠结了,点击“小七高考”,目标院校一目了然。

一键输入分数后,小七高考会根据分数转换成所对应的省(市、区)排名,进而推荐出不同类别或者不同报考策略的院校:

【温馨提示】6月20日左右,小七高考将更新2019年各省高考分数排名数据、2019年各省招生计划、2018年高校录取数据和专业录取数据等权威内容。以上均来源于各省考试院权威数据。用科学权威数据为莘莘学子高考报考保驾护航是小七高考的终极目标。

  • 可冲击院校:即根据目前的分数,对比院校最近三年的录取数据,有一定差距,但仍可以尝试争取的院校。

  • 较稳妥院校:即根据目前的分数,对比院校最近三年的录取数据,被录取的概率比较大的一些院校。

  •  可保底院校:即根据目前的分数,对比院校最近三年的录取数据,除非遇到个别极端情况,否则肯定会被录取的一些院校。

 

三、总结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在实施平行志愿的报考规则。在此规则下,考生每一批次可以填报5个,甚至是10个院校,这无疑给予了考生更多选择院校的机会。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是最简单稳妥的报考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不浪费分数,进入目标院校。这种报考方式契合了很多考生和家长“本科读名校”的需求,因而很受欢迎。

点击“小七高考”,了解各个分数段可以去哪些学校吧!

【再次郑重承诺】6月20日左右,小七高考将更新2019年各省高考分数排名数据、2019年各省招生计划、2018年高校录取数据和专业录取数据等权威内容。以上均来源于各省考试院权威数据。用科学权威数据为莘莘学子高考报考保驾护航是小七高考的终极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