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尖盘突出用骶管注射法最多注射几次?

 luliequ 2019-05-18
      病情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从突出的部位分为:中央型,侧突型,外侧型;从突出的程度分为突出,膨出,脱出.所有的突出中,只有脱出和极少数马尾神经受压者必须手术外,其他大多数可通过保守疗法治疗.在诸多的保守疗法中,除手法整复为首选外,骶管注射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腰突严重,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症状明显,不管什么体位都疼痛难忍者.近年来,骶管注射出现过危及患者生命,视力受损,短时间瘫痪等事件,主要为医生缺乏经验或操作不当引起的.
      指导意见:
      骶管注射的部位离脊髓圆锥的距离很远,所以只要我们掌握好适应症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穿刺针刺不到脊髓圆椎,也就不会损伤脊髓,这点比硬膜外穿刺给药安全性要高得多.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好合适的病例,对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动过缓及穿刺部位有感染灶者,绝不能应用骶管注射.对于患有严重高血压的病人,因骶管注射能导致轻微的椎管内乃至颅内压增高,可增加高血压脑病的风险.对于患有严重糖尿病的病人,骶管注射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症状,还易造成穿刺针眼的感染.对于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局部感染极易造成椎管内感染,椎管内感染较难治愈,所以也不适用骶管内注射法. 2.注射的体位最好是侧卧位.症状重的一侧在下方,这样有利于药物先流向患侧神经根,效果好.同时侧卧对胸腔,心脏压迫轻微,故对心肺功能影响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心肺功能欠佳的病人尤为重要.
        3.在操作中不用粗穿刺针,一般用7号注射针头即可.优点是进针时损伤小,既无痛又不易感染,针眼愈合快.
        4.传统的穿刺部位是骶裂孔.该处的缺点是有很多人解剖变异,针扎不进去,只能放弃骶管注射.另外骶裂孔的深处是骶静脉丛,经常是刺深了刺破静脉丛而出血,也导致因不能给药使骶管注射失败.因注射药物直接入血,易引起药物毒性反应.我们的经验是:穿刺部位选骶骨角与第一尾椎之间的空隙处,这个部位穿刺成功率几乎达到 100%.加之平行于骶静脉丛进针,所以绝不会损伤骶静脉丛.
        5.骶管注射尽量不用有可能导致患者过敏的药物,如VB1.骶管注射的药液量应为骶管容量的2倍左右,太少冲击力不足,效果差;太多易造成颅内压升高,有危险.
        6.骶管注射时速度不宜过快,要循序渐进,否则会造成颅内压升高,产生脑症状.为防止出现危险,我们的做法是:不直接用注射器推注,而是把药加到无菌瓶内点滴给药,速度可调.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减速或停止,不需任何处理就会自动缓解.否则将药物在短时间内都推进椎管内,出现反应也抽不出来,后果就严重了.我们也遇见个别患者在滴注药物时,感觉药物迅速上窜至背部,颈部,甚至感到头晕.我们立即减速或把患者头部垫高,保持药液尽量多的滞留在腰突的病变处,这样症状很快得以缓解或逐渐消失.滴注结束后,让患者保持原体位半小时,有利于药物充分吸收,也不易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