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水养鱼、秋后算账,税务局哪些套路值得企业警惕

 方兄 2019-05-18

某税务局老板分享的24个字:四面埋伏、引蛇出洞、关门打狗、守株待兔、放水养鱼、秋后算账

一、秋后算账

某企业老板,13年前卖了一笔200万的货,客户不要发票,于是进入个人卡(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中常见),12年前离职的一位员工找老板勒索10万,拿着当初送货单、报价单等单据,而且扬言如果不给后果自负。那么老板是否给呢?而且这位员工喜欢赌博,如果这次给他,以后会不会持续勒索呢?如果不给,一旦他拿着这些单据去举报,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答:

补税:

补增值税按当时的税率17%计算为:200万*17%=34万;

由于直接进入个人卡,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200万*25%=50万;

总共补税84万。

罚款:

按补税金额的50%-5倍罚款,罚1倍算正常的,也得罚款:84万。

滞纳金:

按补税金额每天万分之五交,84万*万分之五*365*13=199万

总共需缴纳金额是:367万

这真是: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改革开放前。

针对交税的问题,税法有没有说过多少年不追究呢?有过描述:

如果因为税务局错误,5年不予追究;如果是计算错误,3年不予追究;如果是企业偷税漏税,将永久追溯。

二、守株待兔

税务局去查企业其实是很被动,很费劲的,需要斗智斗勇。

税务局一般不主动上门,管理成本太高,而是守株待兔。

专门看你报送的材料,对于某些不合理的地方,让你解释,如果解释不通,那就乖乖补税,交罚款。

对于企业,一个不安全的报表报给税务局,等于自己举报自己,所以对于企业报表,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个点都是经得起追查的。

【例】某企业让员工找发票抵成本,都是开得办公用品,导致一家20多人的企业有上百万的办公用品。虽然税法上没有限制办公用品的额度,但是合理性是企业财务数据检查的重要判断依据。所谓20几个员工一年要消耗上百万办公用品的愚蠢做法简直就是在挑战税务的底线,严重不符合逻辑。

这就是税务局的守株待兔,就仔细核对你的报表,你上报材料的逻辑性和真实性,发现问题便予以处罚。

放水养鱼、秋后算账,税务局哪些套路值得企业警惕

三、放水养鱼

很多企业偷税漏税,买了很多发票都没事,这是很多老板的侥幸心态。

但注意这是有概率的,税务局也有管理成本,不可能每个企业都会去查的。

但税务局有两大征税工具:发票和监狱。

虽然税务局暂时没查到你的企业,但如果你的企业一直不正规化,一直偷税漏税,慢慢地当这条鱼养得很大的情况,就会被税务局盯上啦。

典型的行业:电商行业。

之前电商企业都没怎么交税,武汉曾经想让电商企业交税,结果很多电商企业都搬离武汉,到别处办公啦。最后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要求,暂缓稽查电商企业。

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电商法》,电商企业这条鱼养得差不多啦,税务局开始着手合规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