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或许你还没去过,但一定听过,还想去花点钱: 瓷都景德镇。 空气清甜,山水秀丽;最棒的是,美器好物随处都是——买对了瓷器,还有收藏和保值功能呐~ 景德镇到处都是瓷,院墙、小径,甚至路灯是瓷的。 尤其是一走入「古窑民俗博览区」,就被「乱花渐欲迷人眼」了——「花」是青花瓷的「花」,就连吃碗馄饨都是青花的。 古香古色的老房子里藏着一个个清代镇窑、明清御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 CCTV曾有《手造中国》和《天工开物之古法制造传习之旅》,是专门对景德镇的瓷器工艺进行探访。除此之外很多名人,例如成龙、张国立、王刚等都对瓷器爱戴有加,无论是收藏还是赠礼,景德瓷器都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难怪会被称为景德镇必打卡的地方。 别急着走,坐下来和窑工师傅聊聊天,那些关于瓷器和古窑的历史故事他们都如数家珍。 听完,你或许就会明白,这个古镇究竟有什么神奇魔力: 不仅留住那么多世代传承的窑口,还培养了众多制瓷匠人,撩倒了全世界的瓷器爱好者。 有人说:「柴窑最贵,世不一见」,经历千年,景德镇至今依然完好保留着古朴神秘的柴窑。 每到祭窑神的日子,全世界慕名而来的人蜂拥而至,跨越山海来观赏这一场盛大的艺术庆典。 柴窑 「昌江水高龄泥,百万瓷工汗满溪。」窑口的传承已不仅是一种手艺的传递,更是一种文明的载体。这种文明专属于景德手艺人的。 粉彩最为美艳多彩,在清朝鼎盛时期风靡宫廷,成为皇家专用瓷。粉彩瓷之所以能问鼎皇室,少不了一项细腻妙绝的特殊工艺——扒花。 77岁的「扒花大王」张文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专注扒花60余年。 终其一生,把一项古老的技艺做成艺术,创造出无数精品,把独门技艺传承下去……在景德镇,跟张文月一样,日复一日传承着古老手艺的人,还有很多。 这些神秘、严苛的技艺唯有一代代的潜心传承,才能延续至今。张文月的身上,不仅肩负着工艺的坚持,还能看出瓷器文化的传承,也是瓷器文化的真实写真。 将传统手艺「不掺水分」的传承下去,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亲身钻研,更要懂得技艺的珍贵和文化传递的重要性。历经时代更迭,家族绵延,今日的景德镇,依然不乏一些守护和传扬文明的人,比如景德王掌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