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布七月七

 麒麟雅舍 2019-05-19

七月七又叫七夕节,是大家熟悉的传统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道出了浓浓的爱情。所以,现在七夕节已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了这个节日。

据记载,七夕的风俗始现于东晋时期,已有漫长的历史了。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的七夕节发生了或多或少的不同变化,表现在活动方式和应节食品上。例如,上海郊县农村有这样的习俗,即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巧日)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巧果就是七夕节的应节食品以称七夕果。

在五华县的大布村也沿续着庆祝七夕节的传统,而且对大布村民来讲,可说是一个隆重的大节日,每家每户都置办丰盛的饭菜,广邀亲朋好友,开开心心地过节日。同时,大家还会制作一种颇具特色的应节食品---药粄。

大布七月七

大布村里曾有一个传说,明朝时当地的一个李姓长者患上严重的肠胃病,生命垂危。七月七日子时,他在睡梦中得到织女神仙的指点,说只要采用7种草药制粄食用,他就可得救。他醒后,立即将梦中情景告诉自己的家人。家人立即采了7种草药制成粄,蒸熟给他食用。其食后,果然药到病除,起死回生。自此,每逢七月七大布村李姓后人都要制作药粄,以示纪念,也寄托对健康的祈望。

药粄的材料是鸡矢藤、尖尾枫、柱叶、香苏、塅心蛇、牛膝头、五指毛桃(野艾)、糯米粉。

制作过程是将7种草药洗净、晒干、碾磨成粉,与糯米粉一起和水成团,版印成模,蒸熟。药粄吃起来带有淡淡的药香味,在七月盛夏时节,还有消食健胃,祛暑除烦,祛邪防湿的功效,这可能也是这个习俗能够在村里流传几百年的一个原因吧。

大布七月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