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叶罐也能体现个人修养?

 贫娇堂行道 2019-05-19

Created by yan

添加【赐骨·手作】客服

查看更多 文艺豪士必备装备

关注

茶道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颇负盛名。茶道博大精深,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艺术,涵盖了建筑、庭院、书画、茶器、花道、烹饪、礼仪等众多文化领域,讲求严密的礼法规章与形式美感,并将“和敬清寂”的日式茶道精神内核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再借由茶这一媒介,达到个人道德修为的提升。

而茶器作为茶道中最富表现力的载体,不但直接承担着联结茶与人的神圣职责,而且茶道复杂的禅宗思想和清高雅致的品格也体现在这一件件茶具器物的方寸之间,参与茶事之人通过对茶器的触摸、欣赏方能参透其中奥妙,故此茶器本身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甚至被奉为文化瑰宝。

在日本百花齐放的“道”式艺术中,茶道所要使用的道具是最多的。因为茶道的行事礼仪极其繁琐,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对应所需的道具,比如烧水用的风炉、炉灰,点茶用的水勺、茶勺等等。

而且为了顺应季节时令,以及与茶室的布置协调统一,还会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与规范,因此茶器有着难以想象的精细复杂的分类。

茶道演示过程中需要点两种茶,分别是浓茶和薄茶,浓茶浓稠如粥,薄茶浓度则近似咖啡。用于存放两种茶的罐子是截然不同的,浓茶与薄茶对应的茶器分别是茶入与茶枣。

相对而言,点浓茶是茶事中的关键步骤,所以茶入一般会被安置在离演示者较近的显眼位置,同时茶入在众多茶道具中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茶入(上图)则是一种陶器罐子,高约3-14公分,周长约10公分,因为容量和密封性有限,一般只盛放两三泡的茶量,以满足当下茶会之用,是茶事中必须的器物。茶事中“茶入”的器形之美层出不穷,且工艺颇为讲究,具有极高的美学鉴赏价值。

茶枣(上图)则是另一种用来盛装茶叶或抹茶的一种日式茶罐(粤语中又叫:茶葉罌),通常是木制漆器,看起来比茶入更加华美,但是其实却没有茶入那么高级有内涵。茶枣是薄茶用的茶罐,因其外型像是大枣而以此命名,上宽下窄而形似“枣”。在日本茶道中,茶枣的使用地位和美学地位远不及茶入,但是外行人却容易被它华丽的外表所迷惑。

在日本茶道盛行之初,茶叶罐也被视为身份与权势的象征。今天,我们一同来鉴赏一番茶叶罐之美,从中参解茶道之精髓。

茶道中的茶叶罐虽盛行于日本,但最早出现于中国,随茶道一同被引入日本。关于茶叶罐最初的用途却众说纷纭,在日本广为流传的说法有两种,一则说是唐人用于盛放火药的容器,

另一则说法是用于存放中国古代妇女头发定型用的发油的罐子,而且据说名声显赫的“初花”茶入就是杨贵妃曾使用过的发油壶。但不论是哪种说法,都是作为杂物使用,与茶毫无关系。

△ 初花肩冲茶入

按照产地,茶入分为由中国传入的“唐物茶入”,和日本本国制造的“和物茶入”,以及从东南亚传入的“岛物茶入”。

唐物茶入是对宋代至元代烧制的茶入的总称,进一步还可以细分为以宋代为中心的汉作唐物与除此之外的唐物。汉作唐物相较于唐物在器物的胎土、釉调、风雅上均更为上乘,且重量轻巧,便于携带。

唐物茶入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确切时期尚未明确,相传由宋归朝的临济宗创始人荣西,将茶种赠与明惠上人时,所使用的容器柿汉蒂壶是最早被引入日本的茶入。

日本茶道界一直将唐物茶叶罐——尤其是茶入视为价值连城的珍宝。物以稀为贵,在日本茶文化刚刚兴起的战国时期,由于从中国进口的唐物茶入数量稀少,而且当时在日本又极其尊崇中国文化,因而只有身份显赫的人物方能入手,因此唐物茶入便成为权贵的象征,各路枭雄有时甚者会为了抢夺名品茶入不惜发动征战。

天正年间(1573年-1593年),由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大力推广,侘茶得以广泛普及,在他提倡的“和敬清寂”思想下,大众对于茶具的审美风向标由奢华(茶枣)转而趋向于朴素(茶入)。

唐物器具在此前一直占据的主流地位,被当时日本制造的和物器具取而代之,这一倾向在茶碗和水指等茶道具上表现尤为明显,但尽管如此,却仍未撼动唐物在茶入界的至高地位。

桃山时代后期,茶道中使用的茶入主要为和物茶入,唐物茶入由此逐渐丧失了使用价值,但因其不可磨灭的深厚的历史意义,反而提升了它本身的收藏与欣赏价值,同时成为地方大名与将军家关系疏近的有力佐证,也只有德川一族或谱代重臣,才配拥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

另一方面,随着茶道的不断盛行,和物茶入的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和物茶入是由窑业发达的濑户地区起步,初期以模仿唐物为主,江户时代在小堀政一等著名茶人的指导下,进而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形式。

和物茶入除了濑户窑烧制的濑户烧,萨摩、高取、仁清等其他产地烧制的茶入统称为国烧。

自古以来 ,茶入名称前冠以的大名物、中兴名物、名物的等级名号,是对它身份与地位的肯定与象征。大名物指的是东山御物,或能与此相匹配的汉作唐物茶入、古濑户,它们大多数都是作为国家瑰宝流传于世。

中兴名物是在小堀远州时代选出的仅次于大名物的逸品。

名物是得名于利休时代,并且不属于上述两个等级的名品茶入。茶入多收藏在层层的箱匣之中。但如果是金贵的大名物则需要收藏在如铠甲一般大小的漆器箱中。

在日本茶道史上,这些被冠以名物级别的贵重茶入总是与将军、重臣、历史文化名人、茶人的名字相联,历代茶人还会专门为其编撰名录。

日本茶道史上介绍唐物茶叶罐的文献著述比比皆是,例如《金尺文库故书》、《抵园执行日记》、《山上宗二记》、《君台观左右帐记》、《茶入之次第》以及《松屋会记》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称号,在茶入的名字里经常能看到肩冲、茄子、文琳等字样,它们都是对茶入形态的描述。但是地位比较低的茶枣则没有那么多形态上的变化。

虽然茶入多以褐釉小壶为主,但在形态上具有细微且丰富的变化,唐物茶入按照器形分类多达71种。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肩冲

整体呈圆柱形,在颈之下有水平外张的线条,形似“肩部”。

初花肩冲、新田肩冲、楢柴肩冲并称为天下三肩冲,在日本茶器中地位极其尊贵,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当权者为之疯狂的稀世珍宝。

△ 楢柴肩冲

茄子:

形似茄子,呈圆形,且底部较大。

九十九发茄子、松本茄子、富士茄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下三茄子。九十九发茄子据说是日本室町时代茶会始祖村田祖光以99贯钱购得。北野茄子也是极品茶入,紫色与黑色混搭的玄妙色调,异常美丽,先后为茶人千宗易和丰臣秀吉所有。

△ 九十九发茄子

文琳:

形似肩冲,但口部收紧,身形更圆润。

△ 文琳茶入 铭「白玉」

瓢箪:

葫芦状。中间凹,且底部较大。

△ 稲葉瓢箪

丸壶:

近似文琳,体型较圆,瓶颈较长。

△ 丸壶茶入 铭「石河」大名物

大海:

瓶口开阔,身形扁圆。

△大海茶入

姿与釉堪称是茶入的生命。姿具体指的是口、肩、胴、腰、系切等5处,皆具美感的则为上品。而釉又存在地釉、上釉的区别。在鉴赏茶入时,要从外形姿态入手,用心观察口、肩、胴、腰、系切等处的细腻变化,继而通过触摸,感受它的重量、肌理,通常以胎薄轻巧为佳,同时还要欣赏茶入自然流釉的生趣,素胎与釉色搭配装饰纹路的形式。

在茶道中,欣赏茶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且流程颇为讲究,遵循严密的礼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茶入置于榻榻米边缘,用双手轻轻触碰茶入,欣赏整体的姿态。

  2. 用双手取牙盖,鉴赏盖表与内侧金箔的状态。

  3. 手持茶入,感受手中触感,注意不要触碰未施釉的地方,进一步仔细欣赏。

  4. 最后盖上盖子,欣赏整体的姿态,放入缘内。

从鉴赏茶入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茶入盖也是茶入不能忽视的一部分,而且盖子的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茶入的优劣。

一个高级盖子需要满足放入顺畅,倒置不会掉下。茶入盖子古代多用鲸鱼牙和象牙,随着时代变迁象牙走下神坛宝座,陶瓷、木、竹制的盖子逐渐流行起来。盖形种类也极其丰富,有盛盖、一文字盖、面白盖、玉堂盖等多种类型。

更多茶入&茶枣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