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留下最早的油画作品木美人,它的艺术性并不逊于《蒙娜丽莎》

 历史解密坊 2019-05-19

提到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读者们也许都会想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让看过的人都终身难以忘怀。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一幅油画,其艺术性并不逊于《蒙娜丽莎》,究竟是什么油画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小编揭秘之前,需要先给您说个小故事。在以前的广东新会县有个李天等村,该村的村民大部分姓李,并且世代居于此处。据李氏的家谱记载,在明洪武年间,福建莆田地区有一位卖酒的老翁,他无儿无女,无依无靠,仅靠一个破酒坊为生。老翁心地善良,还十分的热情好客,因此来他家喝酒休息的路人每天都络绎不绝。

有一天下午,酒坊里来了一位云游的道士,他只吃了点便饭,喝了几碗茶。道士看卖酒的老翁如此可怜,便在他放酒坛子的两扇门板上画了两位女子,临走时还交代老翁,让他每天用竹叶蘸酒洒在画上,七天后便会有好事发生。

老翁谨遵嘱咐,果然在第七天早上天刚亮,画中的两位女子竟然成了真人,白天在酒坊中帮老翁卖酒,晚上则又回到画中。后来,这件事被县令大人所知,他便起了邪念,不仅从老翁那里抢来了门板,还想强占画中的两位女子。但奇怪是,画中的女子却再也没有出来过。

后来县衙突然失火,所有的房屋都烧成了灰烬,但唯独两扇画有女子的门板得以幸存,大火只烧到画像就自动熄灭了。于是,这两扇画有女子木板,就被一位姓李的官员带回了新会老家。

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很聊斋,李家族谱上记载的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有点艺术加工的成分,但两扇画有女子的木板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就珍藏在新会市博物馆。据博物馆的专家介绍,两扇女子木板现在叫做“木美人”,最开始一直都供奉在当地的天后庙,后来为了更好的对“木美人”进行保护和研究,就被收藏到了新会市博物馆。

经过专家们的修复和研究,并通过科学技术的鉴定,确定“木美人”距今约600多年,它和李氏族谱中记载的时间是吻合的。但最让专家们感到惊奇的是“木美人”竟然是油画。我们都知道,油画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绘画形式,以快干性的植物油为颜料,在画布上作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从而和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油画在国内有一段短暂的发展史,相传最早是由西方传教士郎世宁将其引入清国的,一开始养在宫廷人未识,后来,才逐渐在民间流行,而“木美人”油画则比郎世宁来中国传教还要早了300多年,因此“木美人”也是我国目前最早的油画作品,但可惜其作者却成了难解的谜团。

另外还有一点让人感到很惊奇,就是“木美人”的大小和真人类似,通高为160厘米,身穿汉式襟衣,束高发髻,但其容貌却是典型西方人的特征,即高挺的鼻梁和深凹的眼窝,而且“木美人”似笑非笑的神态,也十分得传神,不管从哪个角度观赏,都会发现她仿佛在看着你一般,同时从她们的眼神中还能感受到一种神秘的美感,因此专家们也将它誉为“中国的蒙娜丽莎”。

“木美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油画,而且其背后还有着神秘的故事,以及众多未解的谜团,同时还有着比肩于西方名画《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在世界油画史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华夏文化兼容并包,而“木美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中外结合的内涵,既刻画了西方人的神态之美,又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服饰之美。在油画传入国内的几百年间,其实它一直都在飞速地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油画大师,如徐悲鸿,李铁夫和董文希等等。若假以时日,中国的油画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取得超过西方油画的艺术成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