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入印

 文山书院 2019-05-19

  殷墟甲骨自破土问世,距今已105年。以,“甲骨四堂”(鼎堂郭沫若、彦堂董作宾、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划时代的研究为滥觞,由近代而至现代、当代,甲骨发掘活动与诸多学人对甲骨文字的整理、考订、辨析、研究承续不绝,做出了让世人惊奇的卓越成果。随着重大考古不断发现,更多甲骨原片的出土以及研究的日趋深入,许多原不可考的文字被一一释出,已从大约4500多个单字中得可辨识者2000余字。

  在篆刻领域,不少印人将甲骨文引入方寸之间,又别开生面。从民国初年开始,以甲骨文入印者,不乏其人。如易大厂、邓尔雅、杨仲子辈,窥得妙秘、匠心独运,皆其佼佼者。然以艺坛及成就而论,则首推闽人简经纶。琴斋(简经纶字)书印互参,以刀当笔,不囿于前贤,不追随时风,着意于天然神韵而气息高古。其文辞、其书刻,一穷人巧,一尽天趣。刀痕犀利劲峭,印文自然融洽,形成逸笔萧散、且涩且畅的线条与古朴疏简的艺术风格。诸如“车马一东西”、“游乎万物之祖”等印,将甲骨文直接用于印文,甚至边款题署也统统以甲骨文为之,相得益彰,面目自立。当代刘江先生长期致力于甲骨文书法篆刻的创作与研究。其甲骨书法熔卜文石鼓于一炉,用笔强健俊俏;以书入印,逋峭多姿,创出新格调,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刻甲骨文印以方正为主。宜用战国官玺之印式,宜采先秦古文之文辞,宜以古陶文、古玺文、古货币文补其不足。结字应奇正相生;用刀要干净利落、爽健苍劲;章法宜大开大合。静中有动、稳中求险,力戒一般甲骨文印易于呆板僵死的平庸布局。治印时要充分体现甲骨文的峻峭风神,注重点画力感。刀为笔使,笔自刀出。刻写意一路采用“单冲”;刻工细一路采用“双冲”或“双切”。长画当冲之,短画及转折处当切之,直画一端尖一端圆或平,弧线宜以侧锋迟涩之刀顿挫曲行,于圆线则以二三略直之短线出之。关注字与字、线与线、字与边之间的顾盼,使之气脉贯通。印章的边线亦应巧妙处理,朱文配粗边、白文加边栏,使全印浑然一体。同时,作为一件艺术品,还须追求意蕴,增添耐读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