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十国科举制度[随笔]

 黄盟工作室 2019-05-19

五代时,偏方小国,兵乱之际,(贡举)往往废坠十国大多不举行科举考试,

举行科举考试诸国如南唐、南汉、后蜀、闽诸国,举行不常且不严格。如南唐保大十年(后周广顺二年,952),以翰林学士江文蔚知礼部贡举,放进士王克贞等三人及第,旋复停贡举。又因徐铉建言,保大十二年再行贡举,直至宋军兵临都城金陵城下,亡国之年的宋开宝八年(975),仍举行科举考试,放进士张确等三十人。科举中还不时发生舞弊行为,后蜀范禹偁掌贡举,贿厚者登高科,面评其直,无有愧色,即是一例。
五代沿唐制设国子监,后唐明宗时政皆中道,时亦小康,重视教育,天成三年(928),朝廷以国庠事重,以宰相崔协兼判国子监长官国子祭酒,定国子生二百员为额,又请颁下诸道州府各置官学;如有乡党备诸文行可举者,录其事实申监司,方与解送,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学校制度逐渐完备,史称举职当监旧例,初补监生有束脩钱二贯文,及第后光学钱一贯文,以备监屯修葺公使。但监生只是挂名国子监以应科举考试,并不认真读书。马端临所说:史所言,多有未曾授业,辄取解送(应举)者,往往乱离之标,其居学者亦皆苟贱冒滥之士耳,可说是五代国子监学的最好概括。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五代时,虽然战乱不已,但仍沿唐制举行科举考试 杨悫、戚同文相继聚徒讲学,自后晋延续至五代末.

后梁有状元两名:

开平戌辰年状元崔邈.

贞明戌寅年状元陈逖

后唐有状元六名:

同光甲申年状元崔光表

同光已酉年状元王彻

同光丙戌年状元王归朴

天成丁亥年状元黄仁颖

天成戌子年状元元郭

后晋有状元一名:

开运乙己年状元寇相

后汉有状元两名:

乾佑戊申年状元王漙

乾佑庚戊年状元王朴

后周一名状元:

广顺壬子年状元扈载

后蜀一名状元:

后蜀某科状元黄裳

后汉两名状元:

乾亨戊寅年状元简文会

白龙乙酉年状元梁嵩

南唐状元一名:

保大年间某科状元伍乔

[全文完]

黄盟.2018-07-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