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下12课古诗两首中的《池上》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古诗文经典不 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 、不可缺少的作用。小学是一个人奠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打好人生底本的重要阶段。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 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所以,古诗文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智力发展、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有效载体。是古文教育在 当今学术界和教育界也已经被引起重视,?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解读:??《池上》是部编版课改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6课《 古诗二首》中的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娃娃生活的一件小事: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高兴极了, 竟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回家去,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 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第二句的“偷采”和第三句的“不解”,把一个顽皮、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 之欲出,活灵活现。??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虽然在入学前也接触过古诗词,但只是背诵、朗读,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 对于古诗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诗人用寥寥数笔所描画出的意境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拉近学生 与文本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诗中所描绘优美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本节课主要用到的教学 资源是制作PPT课件。???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以讲看图联系诗句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加深 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三、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11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地写出2个字。?2、正确、流利地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读11个生字 ,正确、端正地写出2个字。?教学难点: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五、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 看图读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想知道古时候的孩子们生活是什么样,吗?来,咱们看看?PPT?P1.看!他 们又在干什么呢?——(放风筝)是啊,清代诗人高鼎留下了这样的名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多高兴呀,再读??P2.他 们在聊什么呢?——问路,是的唐代的诗人杜牧遇到了牧童,于是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3.咦?那位小孩在干什么呀— —钓鱼,唐代诗人胡令能路过,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读一遍?P4?咦?这个孩子在干什么?——划船?他在那 里划船?——池塘,荷塘??猜猜他想去干什么呢?——?2、他到底去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池上》?齐读课题? 二、识字写字,了解课题?1、在课题中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读一读。池?2、请观察“池”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指名说一说)? 3、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首先看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其次看占格,谁来说一说有哪些重点笔画需要提醒大家注意。?4、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写一个,展示评价。?看看这个字,左窄右宽,右边写得多紧凑啊!你的呢?仔细看看你的字,也做到了吗?没做到的,把不满意的那个 再写一遍?好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题,这首诗是描写诗人经过荷塘时看到的景象,那么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三、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老师来检查检查字音读准了吗?看大屏幕,看准字形,读准字音。这 个字念——大声读两遍3、字音读准了,谁能把诗句读通顺呢?你们想听谁来读??个别读——我们一齐读读。?4、诗歌是有节奏的语言,这样读 会更好听(教师范读)?来,试试?——齐读,分组读?四、借助字词,理解诗意。?1、女同学再读这一行?——齐读?2、这个字念——“撑” 什么旁——提手旁。看部首想意思,提手旁和什么有关?——手?动作??生活中你都用手撑过什么?意思?——撑伞?课文中撑的是什么?——撑 小艇??3、读读这个字——“艇”?是——舟字旁,舟字旁的字和船有关。看图说说撑小艇就是——划小船。?4、男同学再来把这句读读。—— 男读,这小孩划着小船,要去干什么呢???带点的字读——偷,组个词。?5、对的,可是盗取别人财物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哟!这个偷字还有别 的意思呢??瞒着别人?悄悄地?去看叫什么?——偷看?瞒着别人?悄悄地??去听就叫——偷听?瞒着别人?悄悄地笑,就叫——偷笑?瞒着别 人?悄悄地?高兴,就叫——偷着乐?瞒着别人?悄悄地吃??就叫——偷吃?偷嘴?那什么叫偷采啊——瞒着别人,悄悄地去采?6、小孩瞒着别 人?悄悄地?去采什么了?——白莲?“采”是什么意思?——采摘,大家看看这是“采”的古体字,你看看画的是什么??7、怎样写好“采”这 个字呢?一要看清结构,他都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写时要写紧凑一点。二要找准位置,谁来说这个字占格有哪些注意的地方?课件展 示汉字占格,教师范写。?好,坐正。我们把这个字描一个,写一个?生写,师巡视。展评?生评??8、写好了生字,咱们把它送回家,再读读诗 句,——生读?9、原来小娃划着小船,悄悄地去采了白莲回来,他真是一个顽皮的小娃。现在知道这个池上的小娃去干什么了吧?来再读读诗句。 ?10、悄悄采莲回来时,又发生了什么?一起读——不解藏踪迹?11、这带点的字读——解?它是由哪些字组成??左边是角,右边上面是刀, 刀下是牛。用刀割下牛角就是——解12、只是,在诗里的这个解呀,是知道的意思,不解就是——不知道。这小孩不知道什么呀?读词语——藏踪 迹?13、踪字什么旁——足??与什么有关——脚??走过留下的痕迹叫?——踪迹。?原来,这小孩不知道隐藏他的踪迹,他是多么的天真可爱 呀!再来读一读,连起来读一读。?14、看看这些水面上漂浮着的是什么??看看浮萍两个字,都有什么?————三点水??表示生长在水里· ··看看这个“萍”——艹?是植物?15、哦,原来浮萍就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我们再来把这诗句读读?五、体会意境,读出韵律?1、我 们再来一起来再读读这首古诗——生读。老师这有一段视频,我们来看一看,学习一下如何朗诵古诗。??2、来咱们也来当当小诗人,我来说诗意 ,你们给配上诗句?小娃划着小船,——悄悄地去采了白莲回来。——却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划过浮萍,留下一道痕迹。?3、真不错,看 着图,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吗?来和同桌说一说。?4、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一个)真是能干。?5、看着图读一读,看看谁能最先记住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加上动作,咱们再来背一遍。?六、教师小结。??大家朗诵的非常有韵律,请你回家把这首诗朗诵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一听 。?七、板书设计:?池上???采六、教学效果评价设计:?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集体评价,进行修改,再次展评。??2、 通过教师说诗意学生配诗句的方法,检查学生对于古诗诗意的理解。通过配乐朗诵,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七、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1、 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本课中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做出及时反馈的机会。使学生更易成为 学习的主人。让教师与学生的思维都变得开阔,教师的思维可以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课 堂参与度,通过这种交互活动,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示,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把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容量地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生动的画面、和谐的音乐给了 学生美的熏陶;一堂课下来,枯燥而无味的诗句教学,却变成了充满生机的课堂活动。孩子们学得愉快,掌握得牢固,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创造想像潜能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我本节课中首先利用图片帮助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知识,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唐诗中描写童趣生活的作品并不多见,因此我选取了其中比较著名的几首诗,让学生欣赏。其次,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解决古诗的字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读流利。第三,对于诗句意思的理解方面,我是用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的字词,从而理解诗句的含义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索性在本课中重点的字词都可以通过字理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对于诗意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