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名文化散说之七十三:坞

 江山携手 2019-05-19

   “学生讲诗”,我加入一个环节,讲诗者必须把原诗读懂,讲过之后不要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今天一个学生讲欧阳炯《春光好》词,下面就有学生问这个“坞”字。什么叫雪坞?一时讲者结舌。我略作补充,说是旧时之村,避风、可建堡成寨,临水则如避风港。

   下课后仔细疏理“坞”字含义,作以下文字,觉得应该入《中国地名文化散说》。  

   欧阳炯是著名词人,有《春光好》一词。全文如下: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但词中坞字的意思,与地名文化有关。雪坞,可以理解成雪村。但坞与村不尽相同,村突出村落,千村万户可以一概,所以后成为行政村。而坞是古典式的村落形式之一,可能只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所建的一处庄园,可能在山中或水边。有美景可赏,有幽静宜人之趣。含有隐藏、神秘的整体含义。

   村坞并列很多见。如杜甫《夏日李公见访》诗前四句: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村坞连用,强调其“僻迂”。

   皮日休《太湖诗》有《桃花坞》一篇,《茶中杂咏》有《茶坞》一篇,他的朋友陆龟蒙曾一一和之。诗如下:

桃花坞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

 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茶坞

 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记亩。

 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地在今今苏州市,苏州市区有桃花坞大街。桃花坞,则坞内盛产桃花可知,茶坞则盛产茶,茶树茶花可以欣赏。以为“坞”名。

   诗中之坞,有时是远望所见,径以所见称其坞,有时就是坞之名称。雪坞之外,竹坞、花坞、橡坞、桑坞、松萝坞、莲坞、栗坞、柘坞、石坞、鹤坞,多用“坞”称。

如刘禹锡《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青松坞别墅…高侍郎之什命同作》

   韦处厚有《盛山十二诗·桃坞》:

喷日舒红景,通蹊茂绿阴。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张籍有《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白居易有《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

   李绅有《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翡翠坞》

   李商隐有《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方干有《书桃花坞周处士壁》:

   醉吟雪月思深苦,思苦神劳华发生。

   自学古贤修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

细泉出石飞难尽,孤烛和云湿不明。

   何事懒于嵇叔夜,更无书札答公卿。

   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梅花坞》:

  冻蕊凝香色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

   陈陶有《竹十一首》之六: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孙元晏有《吴·濡须坞》:

   风揭洪涛响若雷,枕波为垒险相隈。

   莫言有个濡须坞,几度曹公失志回。

   《三国志·董卓传》:筑郿坞,高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储。

   《英雄记》曰:郿去长安二百六十里。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而《三国志·吴主传》: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郿坞”与“濡须坞”这两个“坞”可能是中国历史最有名的坞了。前一个在北方,近于堡寨式庄园。后一个在南方,近于水寨式船港,都与军事有一定关系。邓艾于成都建城坞,孙权另建石头城,也叫石头坞,“坞”有城有门,“坞”有堤有口,则“坞“之义基本可知矣。

   现代地名,不知有没有坞。以后随见随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