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北京国家大剧院高朋满坐,胜友云集,纪念杨宝森先生诞辰 110 周年系列演出受到了来自业内外的高度赞扬,许多观众从山东、江苏、东北等地赶到北京见证这一盛会,纷纷盛赞这一汇集全国杨派艺术家的系列演出给大家带来的美的艺术享受。在连续数天的演出后,今晚将上演收官之作《杨家将》。
今晚《杨家将》的演出阵容是近年来少有的集国内顶级艺术家及新锐派演员的大合作,先后登场的杨派演员是李军、杨少彭、万琳、杨乃彭、杜镇杰、张克,参加演出的艺术家还有裘派名家邓沐玮,裘派新秀王嘉庆,优秀青年演员陶新晨等,人人出色当行,颇值期待。

俗话说: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宋朝杨家将的故事是各戏曲剧种非常钟爱的题材之一。《碰碑》和《清官册》等折子戏以前多为独立演出的剧目,杨宝森先生将其增益首尾,把前后故事串联在一起,成为一场情节连贯、表演难度很大一出大戏。前面《碰碑》的二黄导碰原,杨宝森在遵守余派唱腔法则的同时,根据自己对唱腔的理解,改动了导板“金乌坠”三字的唱腔结构,得到内外行的认可并流传至今,成为“遵余变余”的一个范例。上海京剧院著名杨派老生李军演出这一场的杨继业,在排练中我们看到,李军无论在与七郎的遥遥一见,还是与六郎分别时的悲戚,人物情感的拿捏都非常到位。

后一场的大段反二黄唱腔,杨宝森的唱腔不事虚华,着力表现剧中杨继业内心的焦虑、处境的凄惨、命运的悲凉,但做为一名身经百战的武将又有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一面。北京京剧院著名杨派老生杨少彭演出这一场的杨继业。杨少彭是目前京剧舞台上非常成熟的一位青年杨派演员。杨少彭驾驭这一段繁难的大段唱腔游刃有余,举重若轻,从不给人负重拖沓之感。

“碰碑”一场由天津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万琳接演。在排练中,我们看到的万琳完全不因前有李军杨少彭这些成熟的演员、后有杨乃彭先生这样的艺术家而感到紧张,他上场一句散板“当年保驾五台上”,神完气足,展现出了这个年龄段的演员应有锐气。随后与苏武的几番念白亦显沉稳,不燥不急不温不火,颇见功力, 【乱锤】中碰碑时种种身段,也是不慌不忙,交待得清楚准确。

随后的《清官册》,先是杨乃彭先生的“调寇”,无论“接过夫人酒一樽”还是那段脍炙人口的“一轮明月早东升”,杨乃彭先生都能准确地表现杨派醇厚悠长的唱腔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杜镇杰“南清宫”的“自盘古”一句高腔,张克“夜审”的大段念白,加上邓沐玮先生的裘派经典唱腔,使得这一系列演出必将在观众艺术欣赏的满足中完美收官。


另据国家大剧院演出部戏曲节目策划高级主管南昊先生介绍,在这几场演出中还将有出售限量版的《纪念京剧大师杨宝森 110 周年诞辰纪念册》和《杨宝森杨宝忠唱片录音全集(静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