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论』第二步:夯实应急管理工作的两大支柱

 百战归来 2019-05-19

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请关注本文作者公众号-谷林一言堂


培训大典

预案大典

制度大典


楼上的按钮里干货不一般,最少成百甚至上千!


正文

要做好新时代区县应急管理工作,第一步要以建立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为目标。而能够建立、撑起、稳固整个公共安全体系,就必须夯实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两大支柱。

安全生产工作是应急管理部门的基本盘。公共安全体系的一大支柱就是继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各项改革。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加大对以下三方面的改革:

一是加强综合监管。要突出加强综合监管“统”的职责,“统”有权威,进一步明确行业、专业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和范围,分清责任田,列出行业、专业监管清单。行业监管与专业监管重叠的,行业监管负主要监管责任。没有行业监管部门的,专业监管部门承担主要监管职责。要突出加强综合监管“督”的职责,“督”有手段,将行业、专业监管与属地监管工作落实情况督促作为综合监管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把督促考核情况与履职结果划等号,出台《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和《综合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用制度落实责任。

二是完善现有安全监管模式。推进“一个企业一个安全监管主体”模式,在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同时,减少对企业打扰的同时加强监管责任落实。强化对企业的服务,继续深入推进“互联网 服务 监管”模式,推进基础信息完善,强化24小时“政企互动”。要推进安全工作向精细化发展,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细化,要对同类企业进行研究,明确企业所需遵守的多少类、多少条标准,由企业按标准落实,实现“一类企业一套标准”,让企业安全工作有方向、有范围、有标准。

三是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将安全监管与区域应急管理工作紧密关联。日常监管要为应急管理工作做准备,比如要求完善企业基础信息、应急力量、装备、预案、联系方式等,而且要求实时更新。要站在公共安全事故的高度思考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周边企业、民居、学校信息,检讨相关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的可行性。

第二大支柱就是强化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工作可以狭义地分为“预”“防”“救”三个环节。“预”是指预备,包括队伍、物资、装备以及预案的准备和管理。

一是要整合队伍。目前,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实施的是省以下垂直管理,区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没有命令、指挥权,只能协调为主。除此以外,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模式建立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

1.依托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半专业的专兼职专项抢险救援队伍,通过合作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关键时刻的应急抢险。切实通过培训、联合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速度、处置能力和联合作战能力。

2.依靠街镇、村(社区)现有的护林员、治安员、网格员组成兼职抢险救援队伍。正确处理防与救的关系,将日常参与防治的队伍整合成战时的多支抢险救援队。平时是巡查队,执行的是森林巡查、防火、协助治安等工作,接受林业部门、公安、街镇领导;战时是应急队,遇到应急事件时接受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组成森林火灾救援队、地质灾害抢险队、“三防”抢险队等参与抢险救援。

3.通过区县及街镇武装部,把民兵纳入抢险救援队伍。加强民兵抢险救援技能训练,每年按照一定要求培训逃生、抢险、堵漏等通用应急抢险技能,加强演练,关键时候能够冲上去。

4.加强应急支援志愿者队伍建设。与团委合作,建立志愿者应急保障机制和雇主补偿机制,扩大志愿服务者范围,把一些有特长的志愿者组织起来,分门别类开展应急志愿服务,比如急救、心理辅导、科普、协同救援和灾害服务等。

二是要做好应急储备。区县应急管理局及各街镇按照区域风险特点,提出具体的应急装备、物资需求,列出清单,并发放到街镇、社区相关抢险救援队伍。要建立区县、街镇应急装备物资库,加强保养、及时补充,确保战时能用。建立与生产企业、供应商的联系、供应机制,保证水、方便面、被服、蚊帐、帐篷等的日常物资供应。

三是要优化预案,提高可操作性。要加强预案的整体协调、关联性。要按照分级处置的原则,修订区县的公共安全总体预案,在此基础上分解为各单位、各街镇的预案和处置方案。要大幅度减少预案的文字内容,提高提升预案的可操作性,将部分不实用的预案改为可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方案,用几页纸解决问题。采用电子沙盘演练、实战演练、双盲演练来检验预案。

“防”是基础工作,是指加强对事故与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是“救”和“防”,应急管理部门司“救”、其它相关部门攻“防”。但是,应急管理部门作为事后救援部门对防治工作有着更为直接的认识,要指导“防”的工作;同时,要发挥综合监管作用,督促落实。在“防”的方面,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要发挥规划的作用,结合辖区实际,从源头上开展灾害治理工作,督促各部门落实专项规划,列出风险、隐患清单,系统性地解决问题,重在治本。

二是善用科技力量。在继续保持人工投入的基础上,在巡查、检查、防御方面,向科技要战斗力,比如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开展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强化预警工作。除了人工预警外,要依靠科技,在森林设立湿度监测、火灾监测传感器,在地质灾害点设立地质灾害监测传感器,在河道、沟渠、下水道安装水位监测装备,提高预警、监测水平。

“救”是临门一脚,务必准确、有效。按照分级处置原则,区县应急管理部门一般是负责指挥一般安全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对重特大、较大事故灾难处置的初期处置工作。在常态下,主要是协调区县级的综合性救援队伍开展常态救援,比如居民火灾、企业火灾、交通事故等等。在非常态下,比如特殊性质化学品泄漏、地下空间救援等等,除了协调综合性救援队伍外,还得发挥专兼职专业队伍作用。对于区域性灾害,比如台风等,要指挥协调各单位、各街镇、各社区开展抢险救援,还要组织社会动员、人员疏散等等。因此,应急指挥必须有章可循,建立应急指挥规则,明确何时启动何类响应、调动哪支队伍、联系哪类资源,由谁实施?怎么为指挥提供决策支撑?这些都要通过简单、清晰、明了的规则去保障,实现忙而不乱。

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体系的两大支柱,好比人的两条腿。要通过改革和创新让两条“腿”更加强壮、更加稳健、更加协调,推进公共安全体系稳定向前发展。

本文改自《区县应急管理工作1234起步走》,拆解调整后刊于《中国应急管理报》4月27日第7版。

资料获取


扫描左边图片二维码

加小编微信入群获取

来源:谷林一言堂,感谢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