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缺氧、氧疗及中医的辨治思路 使用中的高压氧舱 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缺氧是指机体组织得不到充分的氧或不能利用氧所产生的病理现象。 现代医学认为形成机体缺氧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呼吸抑制、呼吸道阻塞、或肺部疾病减少了氧的吸入和向血液弥散、先天性心脏病在血循过程中动静脉血液混流、或贫血、中毒、以及心血管病如冠心病、周围血管病供氧障碍如血栓性脉管炎还有因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随大气压而下降使血液内氧的饱和程度降低等原因都可以导致组织缺氧并形成某种缺氧性疾病。 目前西医在治疗缺氧性疾病方面除了必要的病因治疗以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治疗途径1改善心肺功能增加组织血流量促进气血的代谢。2改善血液内部的携氧能力。3增加氧分压直接供氧。特别是高压氧舱的普及使用对多种缺氧性疾病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据文献记载人类使用高压氧疗法起始于 1662 年。此后几经起伏直至上世纪 50 年代再次兴起。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压氧舱的建造不断完善基础理论研究的不 断进展和临床使用经验的积累近年来已逐渐普及使用。高压氧舱在临床上使用范围很广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1治疗急性缺氧性疾病。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缺氧、脑水肿、肺水肿、窒息、血管栓塞与血栓形成等。2治疗慢性缺氧与缺血性疾病。如慢性肺功能不全慢阻肺、脑血管硬化、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溃疡病、褥疮、慢性小腿溃疡、伤口与骨折久不愈合等等。并且对厌氧细菌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以及麻痹性肠梗阻、减压病、气栓等也有很好的疗效。高压氧疗法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神经系统血流动力学呼吸血液消化道酶系统都有促进作用。 此外双氧水是一种不稳定的强氧化剂对蛇毒有很强的氧化和破坏作用。据资料介绍蛇毒指多种毒蛇主要有神经毒、血循毒心脏毒、和酶。特别是神经毒是引起呼吸机能抑制和呼吸肌瘫痪的主要毒素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如病人在蛇伤早期能及时使用双氧水或 1500 高锰酸钾水溶液也是强氧化剂彻底清洗伤口或加用双氧水在伤口周围封闭注射将可大大灭活蛇毒的毒理活性减轻中毒程度可挽回绝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有人试用 0305双氧水静滴作为供氧手段用来治疗肺心病。虽然对低血压或休克有明显的升压作用但仍有许多病人发生严重寒战、胸闷、血压下降、甚至濒临死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虽能暂时缓解缺氧状态但并不能替代其它疗法。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主张使用。此外使用氧气局部注射每次 20cc天连续三天还可用以治疗肩周炎并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另据文献记载历史上还有人使用氧气进行消化道驱虫并且证明有效但因其安全性和实用性受到质疑没有沿袭下来使用。 前面说过高压氧疗法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多种急、慢性缺氧性疾病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高压氧舱一般都在 23 个大气压下工作其压差的变化可引起气压损伤。长期高浓度氧的吸入还可以造成呼吸及神经系统损害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结合中医理论进行临床研究扬长避短必定能创造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新型的治疗和改善缺氧性疾病的新方法新路子。 中医没有缺氧这一名词。根据缺氧性疾病有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紫绀、眩晕、血压偏低、神志混乱、肢体或局部疼痛等临床症状表现来看缺氧性疾 病总的病理机制可以认为是清气不足浊气壅滞阴盛阳郁。这可以从气、血两方面进行分析。 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肺司呼吸是人体内部与外界实现气体交换和吐故纳新的主要器官。中医还把气体的代谢分为清、浊两部分。肺脏通过鼻窍吸入新鲜的空气称为“清气”清气与中焦脾胃经过纳谷、运化后形成的水谷精微之气——营气奉心化赤则为之血结合由胸中宗气的推动由心脏沿着血脉和十二经络贯注和敷布到全身的脏腑器官和各种组织而经过机体细胞组织代谢后交换的“浊气”则随着血液循环渠道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在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中肺脏所吸取的清气是否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是决定机体是否缺氧的重要关键。也就是说肺主气行呼吸的功能是否完善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凡是影响肺脏正常呼吸的急、慢性疾病都是引起机体缺氧原因。 在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瘀。气既能运血血也能载气。运血是关系到血流动力学问题载气即是现代医学称为血液的携氧能力问题。血之载气首先决定以心脏本身的功能。所谓“心主血脉”但必需依靠宗气“贯心脉”而循环不息。因此笔者认为宗气既关系到呼吸的功能也关系到血运关系到现代医学的血压、心率、以及心 脏的传导系统和心律等这些都有关系到血液的携氧能力问题。 中医学还认为在人的机体内部气体的交换也有一个内在环境的阴阳平衡问题。清气属阳浊气属阴。如浊气壅滞潴留可以引起中毒昏迷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神经和精神症状如肺心病二氧化碳中毒性脑病但过度的呼气也可以因为浊气二氧化碳的呼出过多而发生动风痉厥的危急症状。如癔症之换气过度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可影响到甲状旁腺对钙的代谢而发生手足搦搐症状。所以在机体内部清浊两气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现代生理学也明确指出在血液生化方面必须保持正常的 pH 值735—745才能保证体内电解质代谢的平衡。目前西医常用的给氧如经鼻导管吸入一般也把氧的浓度控制在 3050左右。长期高浓度的氧吸入可形成肺不张和肺泡膜及细支气管粘膜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这也说明了保持体内清、浊两气的内在环境平衡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对缺氧性疾病的认识中医在辨证治疗上可以心、肺两脏为中心首先应该重视对心、肺两脏本身疾病的病因治疗。如急、慢性肺炎肺结核、肺肿瘤各种类型的心脏疾病等以维护其本脏的生理功能。同时可以气、血为纲进行辨证论治。概言之气虚宜补四君、参芪之属气陷宜升补中益气汤、升陷汤气脱宜固独参汤、参附汤、四逆汤之类气郁宜调达四逆散、四磨饮、逍遥散气寒宜温散桂枝加黄芪汤、桂枝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等。血虚宜补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血瘀宜通桃红饮、血府逐瘀汤等气血两虚宜气血双补圣愈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气虚血瘀则需补气化瘀补阳还五汤。此外还有一个泄浊和开窍的问题。比如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疾病的重要因素因为直接影响到血液流量和血液的携氧能力所以也是血瘀和缺氧性的病变之一。因此降脂泄浊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有补肾降脂、健脾益气降脂、消痰利水降脂和活血化瘀降脂等方法。特别是后者临床使用更为广泛。以上这些降脂疗法若能配合饮食和运动疗法对于改善缺血缺氧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以上说过浊气壅滞也是缺氧性疾病的病理特点之一严重者可陷入昏睡或昏迷状态。此时在治疗上芳香开窍、醒脑安神则显得特别重要。芳香开窍有凉开和温开两法。常用的凉开药物成药有安宫牛黄丸紫彐丹和至宝丹等。三者清热、化痰、解毒、安神的功能各有偏重可按病情需要分别选用。温开法则适宜于体质偏以寒凉的病人代表药物是苏合香丸。由于其药性比较温和笔者在治疗慢性缺氧性疾病时常常配合使用。其用药的理论根据是缺氧性疾病都有气虚阳郁的特点如在补气或活血方中加入适量的温开药物对于解除阳气内郁有较好的疗效。再者芳香即能化浊对于浊气壅滞也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同时芳香开窍药有辛窜和善于上行的特点用中药煎剂送服缓急相济相得益彰还有类似佐使的“药引”和疏导作用。 参考资料 《临床医学问答》上河北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中国的毒蛇和蛇伤防治》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医学衷中参西录》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74 《新医学》198811 期 590 页 (2005 年 5 月稿 本文录自《杏林刍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