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菴闾子

 湖南周慎 2019-05-19
(《本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菴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菴闾'条。
【采集】冬季采收。
【性味】苦辛,温。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吴普本草》:'苦,小温,无毒。'
③李当之《药录》:'温。'
④《本草经疏》:'辛。'
【归经】《纲目》:'入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行瘀,祛湿。治妇女血瘀经闭,产后停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①《本经》:'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胀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
②《别录》:'疗心下坚,膈中寒热,周痹,妇人月水不通,消食,明目。'
③《药性论》:'益气,主男子阴萎不起,治心腹胀满,能消瘀血。'
④《日华子本草》:'治腰脚重痛,膀胱疼,明目,及骨节烦痛。'
⑤《本草图经》:'治打扑损。'
⑥《纲目》:'擂酒饮,治闪挫腰痛。'
⑦《本草备要》:'行水散血。治阳痿经涩,产后血气作痛,能制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研末入丸散或捣汁饮。
【宜忌】无瘀滞湿热者慎服。孕妇忌服。
《本草经集注》:'荆子、薏苡为之使。'
【选方】①治妇人夙有风冷,留血结聚,月水不通:菴闾子一斤(升),桃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大麻仁二升。上药都捣令碎,于瓷瓶内,以酒二斗,浸,密封头。五日后,每服暖饮三合,渐加至五合,日三服。(《圣惠方》菴闾子酒)
②治产后腹痛:菴闾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热汤下二十丸。(《普济方》菴闾子丸)
③治产后血痛:菴闾子一两。水一升,童子小便二杯,煎饮。(《濒湖集简方》)
④治妇人卒漏下,先多后少,日久不断:菴闾子(微炒)、熟干地黄(焙)、蒲黄(微妙)、当归(炒焙)各二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圣济总录》菴闾饮)
⑤治阳萎:菴闾子二至三钱。水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⑥治坠堕闪肭,血气凝滞腰痛:菴闾子半两,当归、威灵仙、破故纸(炒)、杜仲(炒)、桂心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二钱半。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温酒盐汤任下。(《济生方》菴闾丸)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菴闾子,行血散结之药,妇人月事不以时至,审察未定者,不可轻用,瘀血病见之不审者勿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