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了一周 vivo S1 Pro 后,我读懂了它的产品策略

 求知_时光 2019-05-19

刚拿到 vivo S1 Pro 的我其实有点疑惑,它是一条全新的产品线,同时又看不出它的市场定位。 S1 Pro 与 X27 非常像,一种由内而外的“像',而且它就是今年 2 月份 vivo 在印度发布的 V15 Pro 国行版。

S1 Pro 的售价其实比 X27 要低一些,所以在配置和用料上都做了一定的减配,不过比较关键的全面屏和屏下指纹,以及升降式前置摄像头都保留了下来,为该机在销售时提供部分“卖点”的支持。

从配置来看,S1 Pro 与其它同价位的机型对比,并不具备优势,最大的卖点是 3200 万前置自拍,在我看来这还不足以形成它自身的竞争力,那 vivo 究竟在卖什么呢?

在经过几天的体验以后,我心中有了答案!

第一眼缘

先从第一印象开始,S1 Pro 正面是一块无缺口的 6.39 英寸 OLED 全面屏(屏占比为 91.64%),以及第五代屏下指纹模块。这两项卖点的保留很关键,为 S1 Pro 提供了第一眼的缘分。

就 S1 Pro 的屏幕观感而言,素质并不差,支持 DCI-P3 色域,内置 3 种显示模式和色温调节,属于是在这个价位内的正常发挥。

S1 Pro 的中框和背面看上去很有高端旗舰才有的质感,在光线的映射下,会呈现出不同深浅的蓝色过渡,并且伴随着一条条细致规律的纹理出现,是我体验过的手机当中背盖颜值比较高的一个梯队,很漂亮。

不得不说,S1 Pro 的塑料做的很逼真,导致我一开始以为是玻璃,但确确实实是塑料。我并不反感这种作法,每一种材料都有自身的优点,塑料不易碎,温度传导比较低,vivo 把塑料做出品质也是一种实力。

S1 Pro 的外观在向中高端靠齐,而且在“取”和“舍”的问题上,外观颜值是首要保留的目标,这样做可以第一时间就吸引到人们的关注,不禁产生出“wow~~~ 好漂亮”的惊叹。

主摄和广角

相机是 S1 Pro 的主要卖点,共有4 枚摄像头,前置升降式 3200 万像素摄像头,后置的 3 枚摄像头从上到下分别是 500 万像素景深摄像头、800 万像素广角摄像头、4800 万像素主摄(默认 1200 万像素)。

白天光线充足条件,S1 Pro 的色彩会比实际看到的景色稍饱和一些,属于更讨好眼球的倾向,下面请看样张。

主摄拍摄

广角摄像头拍摄

主摄像头微距拍摄

夜景就比较有的说了。S1 Pro 主摄在默认 1200 万像素的情况下,树叶细节有不错的表现,而且远处烘托氛围的灯光也压制的很好,再看天空的噪点,虽不能说是十分纯净,但也绝对是较为优秀的梯队。

主摄夜景拍摄

主摄夜景拍摄

S1 Pro 的广角摄像头到了夜景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了,中心锐度尚可,边缘画质劣化比较严重;对比中心的树叶和边缘的树叶,中心尚可拍清楚轮廓,边缘已经糊成一团,具体请看下面样张。

广角摄像头夜景拍摄

广角摄像头夜景拍摄

S1 Pro 的相机部分,我总共拍摄了130 多张的样张,只挑选了部分进行展示。总的来说,S1 Pro 在白天光线充足的光照环境,成片尚可,不过微距方面的成像,我个人认为色彩有些过度 AI,与我在现场看到的情况不太相符,太饱和,太鲜艳。

夜间的成像,S1 Pro 可以比较真实的还原出当时的场景,很符合它的价位。广角摄像头在夜间的成像和主摄相比,就落了一个档次,成了最大的短板,只有在光线明亮的场景才能表现出它的优势。

3200 万像素升降自拍

S1 Pro 打开前置摄像头会自动切换到 AI 美颜模式,对于用户而言,不需要任何调整,摆好 Pose 按下快门键就可以得到一张很不错的自拍,是再好不过的体验了。

从样张来看,虽然有磨皮,但皮肤的纹理还在,没有把皮肤拍的很平,肤色也有一定的提亮,并且该有的阴影仍会得到保留,和早几年“魔鬼”一般的美颜已经有了质的区别,不再是单纯的柔化 + 提亮这么简单。现如今,手机有了硬件 + AI 算法的支持,“美颜”早已脱胎换骨。

具体请看下面的自拍样张:

S1 Pro 系统自带的相册是我目前见过功能最丰富、最完善的相册,不仅可以后期补妆,还可以对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塑形,以及非常精准的 AI 人像抠图。我对相册的各项功能都进行了体验的询问,发现 vivo 对于美颜、修容、塑身这方面的优化,真的很讨好女孩子喜欢。

vivo 新相册的发布也是为了加强 S1 Pro 在自拍方面的优势,目的性很明确,全部针对“变美”而研发,这又回到了我前面提到的取舍问题,专为特定人群而打造。

中端配置

我拿到的 S1 Pro 处理器为骁龙 675 AIE,存储方案是 6GB RAM + 256GB ROM。这个配置相较于它的价位来说,略有不足,在同级别的机型中对比,并不占优势,不过它还有无缺口的全面屏、第五代屏下指纹、升降式摄像头以及整机的颜值,这些都加起来,那便是优势了。

看到这里,S1 Pro 的产品策略其实就变得很清晰了,优先保住外观,内部参数配置再进行符合这个价位和定位的适当减配,紧接着再推出前置自拍、多功能相册这些针对目标人群的卖点,同时还能保证自身的定位与 X27 又有一定的距离。

虽然配置比较平庸,但我还是对它进行了一些测试。

数据来自快否 APP

S1 Pro 一小时王者荣耀消耗电量 21%,而且为了尽可能的准确,我是在 70% 的电量进行王者荣耀测试,排除满电和低电电量百分比的计算不精确。手机在游戏过程中的帧率表现很稳定,无论是对线、清野、团战基本都处于满帧运行,偶有小幅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但在游戏大厅切换界面和载入时的场景跳转,帧率会急速下滑。图中的三次帧率下滑都是我在结束游戏后重新匹配进入游戏时发生的,进入王者峡谷后,帧率会重新回满。

S1 Pro 的骁龙 675 CPU 跑分略强于骁龙 710,两者均为 2 大核 + 6 小核,最大的区别在于核心架构不同。骁龙 675 采用更先进的 Kryo 460,而骁龙 710 则是 Kryo 360 ,但高通怎么能容忍这种以下犯上的事情发生,所以在 GPU 方面狠狠的砍了一刀,甚至还不如前代骁龙 670 的 GPU。

王者荣耀除了测试以外,平时我也在玩,情况与上述测试结果一致。其它的性能测试,比如 3DMark、Geekbench、安兔兔也都测过,所以直接说结论吧!

骁龙 675 SOC 性能大约介于骁龙 710 和骁龙 660 之间,但是 S1 Pro 还有 6GB 大内存的加持,所以日常使用会好很多。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 Funtouch OS

系统还是 Funtouch OS,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操作体验,该有的功能都有,只是分类有一些复杂,比如负一屏,功能很多,但却不知从何下手,设置菜单亦是如此。

Funtouch OS 功能虽然非常丰富,不过系统的流畅度并没有被拖累,还是保持了很高的流畅性,虽不能说是“如丝般顺滑”,即点即开、及时响应还是没有问题的。

系统的手势操作是我目前认为不足的地方,S1 Pro 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依然是三大金刚对应位置上滑, 并且动画不跟手,响应有些慢,尤其是切换 APP,手指每次大约都要停留 0.5 秒左右,感观上会传递出很慢的印象,这不是硬件性能的问题,是系统逻辑判定的问题,一定要停留这么长的时间才会触发。

精准定位,献给可人儿

S1 Pro 是一款“拿捏”得十分到位的产品,在它自己的价位里有取有舍,倾向性很强,对于不是它目标用户的男性群体而言,它不值一提。体验的过程我也尝试过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期间也看到了很多女性用户对 S1 Pro 的正面评价,比如对外观一见倾心,屏下指纹和升降式摄像头对她们来说很新鲜,反而是对于骁龙 675、塑料背盖,快充只有 18W、没有无线充电、没有 NFC 这些硬件配置不敏感。

vivo 捏准了目标用户心里,把不敏感的参数拿掉或减配,再把成本集中在外观和自拍上。这套做法是 vivo 走线下惯用的招式,我不去评价它的好与坏,但 vivo 确实是用这套做法做出了符合各个价位段、各种定位的机型,它的成绩这两年以来是有目共睹的。

S1 Pro 是在这套体系下诞生的产品,它有着对目标用户的考量,所做出的每一个取舍都有其自身的道理在里面,我不是它的目标用户,但我看到了目标用户对它的喜爱。

以上就是我前文提到的答案。vivo S1 Pro 卖的是旗舰机技术的下放、卖的是目标用户对手机的需求、卖的是自身对市场的把握和认知,以及渠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