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一点,知识的确能改变命运,但没有好的思维,拥有知识也不能发挥出来,因此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有些人直接改称思维方式改变命运。 对于一个人来说,思维方式形成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事在3-7岁的启蒙教育上,对于国内的不少家长来说,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启蒙教育并不重视,而是放任孩子的发展,宠溺孩子;另外一些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但重视的事孩子学习小学文化知识,而不是在思维教育上下功夫。 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在学前时候很聪明,小学一二年级,成绩也很好,但三年级以后,成绩就会出现下滑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三年级现象,等上初中后又是一次明显的下滑。 为什么会这样呢?学前的时候,孩子凭借记忆能记住一些知识,等三年级之后,文化知识对思维要求变高了,而孩子在学前并没有打好思维基础,自然跟不上学习,成绩也会下滑。 国外无数的研究已经证实,3-7岁是给孩子打下思维基础的最关键时期,像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在学前教育上,不重视孩子能学习到多少知识,反而重视孩子的思维培养,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数学竞赛上,中国屡获大奖,但在数学研究成果上,却远远比不上美国人。 数学思维训练 怎么进行思维教育,启蒙孩子的思维方式呢? 多数国家都采用数学思维训练方式,包括我们国家在内,也就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没有想象中的难,更不是单纯的教孩子数数。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真正的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比如孩子1-2岁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认识周围的玩具或物品,比如两只耳朵的兔子,四只脚的狗等,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数学认知。 孩子再大一点,可以用搭积木的方式认识数字的大小,比如两块积木比三块积木少;也可以让孩子根据形状进行分类,进一步进行多元分类,比如红色的三角形。 再比如,平时生活中,可以利用做饭设定蒸煮的时间,让孩子认识时间概念.... 要强调的是,这些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孩子是求知欲是很强的,利用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触摸、研究、发现,进而探索研究,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最忌讳家长帮忙给出答案。 而且说进行数学启蒙,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通过对数学的认识,孩子会学会一些逻辑思维的能力。由于数学本身就是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很适合孩子在认识不同物体和玩具的时候,寻找到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可以让孩子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我们都知道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方式,我们的学习,都是为实现更好的逻辑思维。通过逻辑思维,才能更好的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合理的进行运用,相当于对周围的物体的认识,开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概念。 在3-7岁思维萌芽阶段,没有给孩子做好逻辑思维的启蒙,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等孩子大了再弥补,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事倍功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