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贵妃得宠有内情:美丽的舞蹈天才遇到了痴迷的音乐发烧友

 探知社 2019-05-19

自从武惠妃去世之后,李隆基便陷入了空虚寂寞冷的境地。这位上了年纪的皇帝老爷子,非常的多愁善感,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他居然打起了儿媳妇的主意,愣是拆散了一段好姻缘,横刀夺爱,将寿王妃杨玉环纳入到自己的帐下。

就这样,一段相差三十四岁的老少恋就上演了。那么,他俩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还别说,别看岁数相差很大,按照史书的说法,他俩还真的挺合拍的,杨贵妃很快就变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宫其他女人几乎没了近皇帝身的机会。

李隆基这个人骨子里是非常浪漫的,他不但精通音律,而且喜爱文学,同时,也是个歌舞艺术的发烧友,浑身充满了的文艺细菌。咱举个例子吧,说说李隆基对羯鼓的造诣。羯鼓不是中原的乐器,具体是怎么起源的,这个有争议,据说,是羯族的乐器,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羯鼓中间细,两头粗,两面都蒙有鼓皮,鼓皮一般是由公羊皮制作。这乐器传播还挺广的,不但流行于中原,西域各国也倍加推崇。

唐朝有个著名音乐家,叫做李龟年,此人音乐造诣很高。李隆基有一次问李龟年:“你打断过多少根羯鼓槌?”李龟年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说:“臣打断过五十根左右的羯鼓槌。”按理说,这已经不少了,可李隆基摇了摇头,说:“才这么点,跟我差太远了,我已经打断了三竖柜的羯鼓槌了。”

对于竖柜的容量,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有一个细节可以推断个差不多。几年后,李龟年才对李隆基说:“臣打断的羯鼓槌也已经装满了一竖柜了。”可见,一竖柜的数量应该远远高于五十根,李隆基居然打断了三竖柜的羯鼓槌,可见他对音乐有多么的痴迷。

关于这事,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说是有一年的二月,李隆基心情很好,准备摆宴席找找乐子。遗憾的是,柳树看起来将要发芽,杏树将要开花,都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此时,李隆基命高力士取来羯鼓,他当即亲自演奏了一曲《春光好》,曲子刚完,回头望去,柳树也发芽了,杏树也开花了,景色宜人。后来,李隆基的羯鼓就有了“催花鼓”的美誉。

再看看杨玉环,此女不但长得漂亮,舞蹈才能和音乐天分也是非常高的。这方面,咱只能从史书里面看到一二,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充分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唐朝,一个以胖为美的时代,胖嘟嘟的杨玉环是如何跳出婀娜的舞姿,脑洞太小的,还真想不出那个画面。不管咋说,人家杨玉环的舞蹈水平应该还是达到了一流水准的,最典型的就是那首《霓裳羽衣曲》。据说,这是李隆基亲自创作的曲子,用到的乐器很多,节拍自然也很复杂,对于舞蹈人员的素养要求是非常高的。即使如此,杨玉环只需要听几遍就掌握住了节拍的精髓所在,居然可以即兴跳出美丽的舞蹈,更加令人叫绝的是,舞蹈与音乐几乎配合得严丝合缝。所以,假如您是李隆基,会不会因此被迷得神魂颠倒呢?

这样一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就显得那么的理所应当。您想啊,上哪去找这么合适的知己去?一个跳舞,一个伴奏,一言不合就翩翩起舞,想吵架都难。除了舞蹈,杨玉环的音乐天赋也是一绝。她可以把琵琶玩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连宫廷乐师都不能与她相提并论。所以,别再稀奇杨玉环有什么魅力了,她为什么能够把李隆基迷到那种地步呢?说白了,还是因为俩人太投缘了。一个是天生的舞蹈家和音乐家,一个是乐痴和舞迷,俩人想不对眼都难呐。就这样,李隆基变得一刻也离不开杨玉环了,把所有的宠爱都一股脑用在了这个大美人身上。不用说,随着杨贵妃地位的稳固,鸡犬升天的事情也肯定少不了。

首先是杨玉环已经去世多年的父亲,在世的时候,也就是个芝麻小官,如今却沾了女儿的光,被追封为太尉,封齐国公,只可惜这老头命不好,没享上女儿的福。杨玉环的母亲被封为凉国夫人,她的三个姐姐也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当然,杨玉环的叔叔肯定也不能缺席,毕竟是他把杨玉环带大的嘛,为国家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人才,劳苦功高,组织上怎么可能把他埋没呢,封为光禄卿,继续为革命工作贡献力量。

从此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凡是说起“恩宠”俩字的,几乎都能与杨贵妃沾上点关系,她的这些亲戚门槛都被踢破了,迎来送往,全是送礼的,俨然成了当朝第一家族。就这样,在唐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笔的杨国忠也随即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