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孝、二十四史等,为啥喜欢用二十四这个数字?

 nj200801 2019-05-20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扯,这里面除了二十四节气有明确的科学根据外,其它两个纯属巧合。而且二十四史是清朝时的叫法。如果把新元史,清史稿加入的话就是二十六史了,如果把民国史加入的话就是二十七史了。

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我们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周期同时又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大致为十二个月亮周期,这样就出现了一年为十二个月的这个数。又因为一年的天数除以一十二的话,存在小数,我国的传统历法就采用置闰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二十四节气是把地球的公转轨道(黄道)做了二十四个等分,并确定好夏至点和冬至点(这两个点是太阳的回归点)以夏至点和冬至点为参照来确定其它二十二节气的位置是由此而来的。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节和气:

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 、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多取材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还有一些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意在鼓励人们恪守考道,为天下人罗列一些孝子的楷模。我国西汉一开国就强调以孝治国,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这样就有'二十五史'了,如果再把《清史稿》列入,则为'二十六史',如果再把《中华民国史》加入就为二十七史了。

我是万方,您的阅读,点赞,评论和关注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请关注我,时刻提出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