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霜凌
“兰州城叫金城,中国历史上就有名,这也抢,那也争,为了金城还动过刀兵",高中时,听著名西北笑星张保和的快板《夸兰州》,就整段的记了下来,对于张保和快板中的,“兰州瓜果城”,“谈情说爱的滨河路”,白塔舞云中的白塔山就印象深刻。尤其好奇张保和用了大段描述来夸赞“兰州的姑娘最靓活”!兰州地处西北,在听张保和快板的二十年前,这里算是风沙肆虐的。姑娘们的皮肤难道不是“红玉团”吗?
金城兰州
“金城”二字始于西汉时期,为大汉边城,因群山拥抱,黄河从中穿过,便取其“固若金汤”之意而称金城,汉武帝设立金城县,并于黄河岸设“金城津”渡口。而流经金城的这段黄河也被称为金城河。金城津南临黄河,北依白塔山,行道狭隘,地势险要有“一夫怒当关,百万不敢傍”之势,也作金城关。自古便是唯金城关一线,独达河西四郡。霍去病当年便是出此关,冲杀千里,将匈奴赶出祁连山,得武威,张掖二郡,之后西汉又派军将国土向西延伸阳关,玉门关,得河西四郡,开辟了丝绸之路。汉昭帝时兰州设为金城郡。 
隋炀帝末期,天下大乱,金城校尉薜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并建都金城。所以金城的历史也是颇为辉煌的。兰州二字源起于隋,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后来更来改去,至唐玄宗乾元二年兰州便成了这座城永久的称谓。

如今金城二字鲜有人提及,但金城关遗址尚在,其军事及津渡功能已不存在,改头换面,携背后的兰州金牌景点白塔山和毗邻的兰州旅游名片中山桥,摇身一变,成了金城关文化旅游风情区。桥梁博物馆,马家窖陶器馆,古瓷器博物馆,秦腔艺术博物馆,及泥塑,葫芦雕,剪纸等兰州民间艺术展示馆,尽集中于此。整个景区,清一色复古建筑,并以砖雕、浮雕、地雕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风情民俗等老兰州文化生活等场景。金城关,将兰州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集中压缩在这座风情园中。是兰州追溯历史,宣扬文化的窗口。


瓜果城兰州
兰州是西北有名的瓜果之城,白粉桃,软儿梨,冬果梨、白兰瓜,都是响誉世界的品种,兰州地处西北,日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加上气候干燥,所以这里生长的瓜果糖份高,水份足。将北方水果的香甜、脆爽、鲜嫩、水灵诠释的淋漓尽致。

可惜的是我来的不是时候,不是瓜果收获期。仲春时节,正是春深似海的时候,瓜果城的果树正是开花时节,漫山遍野的桃树,李树,梨树,都开满了花,一片粉一片白,如霞如云。踏青访春的游人络绎不绝。收起口水去赏花也是不错,我们重点去了安宁桃园和什川古梨园。
 安宁以桃出名,每年的桃花季都会举办一场隆重的桃花节,我们恰逢其会,在万亩红云簇拥的仁寿山,人们以热情如桃花的歌舞表演,庆贺桃花如期盛放,祈福今年风调雨顺,桃子取得好收成。在这次桃花节上我见到了喜欢已久的西北笑星张保和。

 什川古梨园历史悠久,最早栽自明嘉靖年间,2013年正式录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被誉为“世界第一古梨园”。这里的古梨树二、三百年树龄不等,虬枝苍劲,新蕊含娇,灼灼夭夭。翠叶白花,清新欺雪,宛如清水洗涤过般清凉润目,沁人心脾。若有若无的花香浮荡在园林中,似把西北干燥的空气过滤成水润江南的湿凉。
 在四五月果树开花的时间,整个兰州都氤氲在桃李清浅的花香里,熏的人陶然欲醉。春季赏花,繁花似锦,秋季摘果,硕果累累,瓜果城将兰州两个季的美丽丰盈都打点好了。金秋,我已预定!你呢?






不了解兰州人这二十多年来做过怎样的努力,我看到的只有结果。兰州绝对称得上是一座高颜值的现代化城市。高楼林立,道路纵横,黄河桥一座连一座,河岸边公园一个接着一个。顺着滨河路一路走来,银滩,小西湖,黄河缆车观光渡口,水车园,马拉松主题公园,水车博览园等十余座公园一字儿排开。亭台水榭,小桥照影,绿柳拂风,花香扑面,婉丽温润,有若江南,悠然惬意的徜徉在花林小路上,浑然忘记身在曾风沙漫天的西北兰州。

 暮色降临时,乘船夜游黄河,游船溯流而上,雁滩黄河大桥,金雁黄河大桥,城关黄河大桥,元通黄河大桥,中山桥,小西湖大桥,七里河大桥,银滩大桥,八公里多的黄河上八座华丽丽的现代化桥梁,每座桥造型各不相同,既承载一座城的交通,又兼顾这座城的美貌,加上两岸高楼上虹霓闪烁,古建筑群金碧辉煌,与河水对映,璀璨妖娆,华丽雍容,那艳色,美到惊天地泣鬼神!

再回头说兰州的姑娘,气候改善,生活条件改善,兰州姑娘们的颜值也就不须怀疑了,西北人的高挑身材,西北人的大眼高鼻,加上富足生活与温润气候滋养出来的白嫩皮肤,红润气色,妥妥的垫定了兰州姑娘的容貌基础,若是再兼顾三分打扮,三分气质,谁人不是美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