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控灯头一般由声音传感器、音频放大器、电子开关及光控电路等几部分组成。下面我们以三极管分立元件构成的声控灯头为例来介绍一下其工作原理。 上图是一个三极管分立元件构成的简易声控灯头的电路原理图。MIC为驻极体话筒,这里用来捡拾声音信号。RG为光敏电阻,其与三极管Q3组成一个光控电路。白天由于RG阻值很小,Q3饱和导通,MIC的输出信号被短路,导致其输出信号无法送至后级的音频放大电路,故声控灯头在白天不会受触发工作。 晚上,RG的阻值变得很大,Q3处于截止状态,解除对MIC的短路。此时若话筒接收到声音信号,其输出端便会有相应的电信号输出,该信号通过C2送至Q2和Q1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从Q1的集电极输出去触发单向可控硅SCR构成的电子开关导通,这样灯泡便会点亮。 声控灯头一般都加有延时电路,以便控制灯泡的点亮时间。图1电路中的电阻R2和电容C1即为延时电路,它们决定着灯泡的点亮时间。平时,Q1处于导通状态,SCR无触发信号不工作。当话筒捡拾到声音信号时,Q2集电极电压变低,电源通过电阻R2对C1充电,由于刚开始充电时,C1两端电压很小,故Q1截止,SCR受触发工作,灯泡点亮。随着C1两端电压的增大,Q1又处于导通状态,这样SCR便会截止,使灯泡熄灭。改变R2或C1的标称值,即可调整灯泡点亮的时间。 |
|